高行健《灵山》


最早得知高行健是刘晓波获诺奖的时候,朋友说中国早已有人得过诺奖而且是文学奖,不过已经于97年加入法国国籍,这个人就是高行健。在整体上我还是相信诺奖水准的,在诺奖的获奖名单上有我喜欢的罗曼罗兰,叶芝,海明威,川端康成以及马尔克斯。那时候我找了些资料,找到了些高行健的作品,一般来说,文学的翻译一直是一个大问题,译者的水平再高,也无法完全还原作品的原始面貌,特别是文字的韵律性,但《灵山》不同,因为它的语言就是我的母语。

说实话第一次读《灵山》,只看了个开头,大概到第五章,印象不是很深刻,唯一感到诧异的是作者用第二人称写长篇小说,这是很少见的。也许就这么个念想,让我始终对这篇小说念念不忘,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直到最近我又重新翻完了这部小说,在这期间我写了一部长篇《岛屿》,我确信我并没有受到这篇小说的影响,只是也使用了第二人称,这动机有可能是故作玄妙,但《岛屿》写的不好,之前我在自己的博客上也贴了三分之一的内容,我想重写一遍,在重写之前,我问自己是不是仍然用第二人称,不装逼。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必须是第二人称,在写“你好,世界”的系列短文中我尝试到了第二人称“你”的作用:它让你感觉到你面对作品中的人物是倾诉式而不是自述或者转述,这很符合《岛屿》描绘的内容,但第二人称的弊端也很显而易见,它不利于对话的发展和人称的转换,当然这是我个人的感受,在高手眼里眼中无剑,掌风杀人什么的都轻而易举,只是我还未到那个境界,所以我又想起了高行健的这部《灵山》想学习下别人是怎么弄的。

我现在后悔看了这本书了,虽然和我写作的《岛屿》内容迥异,但作者的很多想法我都干过,虽然干的不好,但无疑会在我重写时对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网络上能搜到关于这本书的解析很少,只有马悦然的评价:“第一人称‘我’同第二人称‘你’实为一体,后者乃是前者的投射或精神的异化。第三人称‘他’则又是对第一人称‘我’的静观与思考。”我对这个评价基本赞同,我能感觉到这是一部孤独的作品,像是在晚上自己和自己说话,所谓的灵山我个人的理解是没有去处,灵魂的高处,此岸和彼岸的交替,作者沿着长江流域对几个少数名族风俗风化的探索很有意思,在没看作者简介的时候,我猜想高行健肯定是个画家,我很少看到作家能将风景的描绘写的这么有层次感,结果看到简介果然是画家,让我内心失望了下。

说实话这是我读书笔记做的最多的一部作品,读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也没这样,通常我读书能记住一百页内的人物和情节,读《霍》的时候因为开始写的人物和情节有点复杂,我简略注释了下,读到五十页左右的时候,我就看的异常顺畅,看完复述一下完全没什么问题,但是《灵山》则完全不同,作者在第七章开始混乱起来,接着你我他她的人称转换让我觉得高行健这文艺老流氓就没想让你好好读下去,开始的时候“你”来到灵山脚下,遇到一个寻死觅活的伪文艺女青年,这女青年的身世相当复杂,可能是个护士可能不是,可能被自己的父亲糟蹋过,可能没有;喜欢上一个老教授结果教授年龄太大不敢沉受着生命之重,献身给第一个向她求爱的男人,避孕套准备好,还定期吃药,结果这男的又只是下半身冲动。这些都没什么问题,但是你确确实实是偶然在火车上听说灵山,到灵山脚下也只刚刚,和这个文艺女青年聊起这灵山脚下的土匪婆、二大爷、朱花婆、李三头头是道仿佛你不曾误诊为癌症不曾感到生命无常,而是早就住在这灵山脚下。这女青年感到绝望,看着河流,想要跳下去,人生没什么意义,但是又下不了狠心,结果就和你搞到了一起,这其中有一处情节相当有意思,就和王小波将生殖器比喻为小和尚一样有意思,发生在想诱骗姑娘上床的时候 继续阅读

你好,朴树


朴树,你好

2007年的夏天,我乘着一辆高速中巴从北到南,一路上听着你的《我爱你再见》和《九月》内心悲伤,那是我第一次孤身出门,穿过隧道,杨树林,群山和灌木丛去往一座小岛。夜晚十二点,我下了车,出了车站和接我的朋友走上岛边的出租屋,八月的天气,海风从窗户中吹进来,月亮挂在正中,我与朋友已很久未见聊到下半夜直到无话可说,我隐约听到朋友轻微的鼾声和街面上零星的汽车摩擦地面的声响,我想我是失眠了,带上耳机接着听你的《旅途》和《那些花儿》,许多回忆的画面拥塞住鼻腔,关于爱情和未来。

你已久无消息,我记得最后一次看到你的新闻还是你宣传《生如夏花》的那张专辑,后来偶尔听到你闲赋在家、信佛,最近因为韩寒的邀请,你们合作了一首《平凡之路》,在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我还是很期待的,他们说你已十年未唱歌,这应该是不准确的,我听过你之前给《厨子戏子痞子》这部电影献唱了一首李叔同的《送别》。
我是个外行,在评判一首歌的时候往往就更看重歌词,在我的评判标准歌词须言之有物,或者爱情,旅途,人物,命运;忧伤,悲愤,快乐,欢喜;在看到《平凡之路》的歌词时,我觉得这是一首糟糕的词,为了韵脚而押韵的歌词都是垃圾,无一例外,今天早晨,我突然想起左小祖咒《爱的劳工》中“秋风吹开了妹妹的花裙在萧瑟的飘,青鸟成群的在你的长腿上盘旋”,我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好的视角,假想你坐在山顶,青鸟在山腰飞过,这就是个好的视角,卡夫卡在短篇小说《公路上的孩子们》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我听见马车驶过花园的栅栏,有时,我也看到它们穿过树叶上那些微微飘动的缺口”这是透过树荫间隙看马车远去的视角,这些都是好的,在《平凡之路》的歌词中我只看到这样的场景,好像是你胳膊上被蚊子叮了一个包,你使劲的撸开臂膀,窜到我身边,大吼一声,妈蛋,我受了重伤,你看这包,好大,疼!歌词不在运转而在倾诉,倾诉和诉说还不一样,你的成名曲《白桦林》是诉说,不悲不喜讲一个故事,却能代入场景,《旅途》也是如此,所以在听了三四遍之后我个人认为这是一首至少不出众的歌曲,另外还有一段乱入的rap将前面试图营造的悲伤情绪击得粉碎,这在你的水平之下。
随后微博上被你的出现刷屏,我看见你也开了微博,虽然还没发一条,但有“恒大星光音乐狂欢节沈阳站”的演出购票页面,归隐复出这很正常,我知道你可能要出来了,想通一些问题,解决一些问题,再坦然面对一些问题,我很期待你能尽快出新的专辑。
十年过去了,我依然能记得十年前在夜雨中的网吧听你的《那些花儿》,看金卓导演的mv,然后在早晨骑着我那辆二八回家,也曾相信爱情,手抄过你的歌词送给姑娘做生日礼物,一晃十年了,物是人非,还有你的歌,真好。

韩寒《后会无期》初印象


电影还没公映,所以这初印象带有个人很大程度上的揣测,朋友被《后会无期》所宣传的精神吸引,在空间中决定7月24日进电影院一探究竟,我是个穷逼,就不去凑这个热闹了。

韩寒拍电影这件事我早已预料,当然这种说法没法证明,我只能说我曾经的逻辑,要不怎么说韩寒和郭敬明是“上海绝恋”呢,韩寒在新概念一二出道,郭敬明三四,郭敬明做工作室,弄杂志,韩寒随后有《独唱团》和《一个》,郭敬明拍了部电影《小时代》,很自然的韩寒说我年轻时候的梦想有写作、赛车、科学家和拍电影,这纯属扯淡,不要当真。

其实我有过很长一段时间是韩寒的“脑残粉”,这要追溯到我念初中的时候,有一天,我们年轻貌美的语文老师说了“韩寒现象”,说了本《三重门》的书,真正看《三重门》是在初三,那时候班里流传一本被翻的残缺不全,封面是裸体婴儿的那个版本,我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看完,故事在当时的我看来很有意思,段落文采飞扬,我还记得那首“卧梅又闻花”的经典桥段,后来又看了《像少年啦飞驰》,这个书名我到现在也没明白什么意思,前面很好,后面全是赛车和对话,兴趣索然,《零下一度》完全就是骗稿费的,这是我当时的看法,后来到《通稿2003》,很迎合当时对念书的绝望之情,但“过做惊人之语”“没什么意思”,终于《长安乱》出来了,老和尚对小和尚说有一个逗号的区别,对于后来出现的《一座城池》《光荣日》《他的国》(此书名和《像》一样装逼)《1988》我都看了点,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韩寒每次出新书的时候都说:“这是我目前写的最好的一本”,但个人感觉越来越糟,冯唐评价“韩寒小说没入门”,我不知道我有没有“冯氏金线”不敢这样点评,个人感觉韩寒没有整体的故事观,小说都是句子,这种感觉就和赵本山的电视剧一样,拧出某一段可能妙语连珠,但放到整体就是个渣,而且他的大部分小说到最后好像就是为了凑字数,成篇对话,对话,对话。

扯的有点远,根据他的这些小说作品,当《后会无期》的预告片出来时,我一听到“你连人生都没有观过,哪来的人生观”我的心里咯噔了下,完了,这电影又是加长版的名言警句,当听到“你们的偶像都是明星,而我的偶像是一颗卫星”我的鸡皮疙瘩毫不做作的就站了起来,当然,在没看到整部电影的前提下,这种推测是站不住脚的,但我还是想揣测下《后会无期》可能会出现的情节,根据现有的宣传及预告片。

1.一群吃饱了撑的青年人感到人生毫无意义,决定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2.在路上,必须要有姑娘,这姑娘的身份很有可能是小姐,同《1988》中的开始一样,但根据提供的几个女演员,这小姐很有可能还是个文艺女青年,估计也感到人生毫无希望,估计由王珞丹扮演。

3.预告片中出现海岛,铁路等场景,推测这一伙人聚齐后不能随便就把心灵丢在名胜古迹,要去就去不一样的地方–东极岛,估计有与《光荣日》类似的,这一伙人在岛上谈人生,理想,大概在这时候会有“人生观”“偶像”的台词。

4.无爱情,不电影,这爱情肯定是航空煤油,推动人物继续前进,根据贾樟柯啪的一下摔门姿势,冲突导致逃离。

5.女演员不止一个,有一个小姐就够了,其余的很可能是回忆中的爱情女主角,根据陈乔恩的扮相,帅哥小巷,都是疼痛的爱恋,多么痛的领悟。

6.没有理由不相信,在后会无期中,肯定有隐射的抨击下社会,出于审查考虑,隐晦的你要不撕破三层头皮看不出来。

当然这些都是揣测,7月24日你们拭目以待,还有七天。

我估计要等电影下线后,优酷的vip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