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就是不断的循环往复罢了,我知道立flag的次数够多了,但是还是时不常需要立一立,不然某一天突然就萎了。事情通常是这样的,堕落导致焦虑,焦虑寻找解脱,找到某一件事暂时缓解了焦虑,再次走到老路上,大体是这么一个过程。但我始终还是个理性乐观派,我认为历史虽然循环往复,但最终是循环上升的,就像我们不会再见到帝制,生活也比从前更好,你当然可以反对,可是一百年前的皇帝也不会在这样的夏日吹到空调。
我对我个人其实还是有点追求的,大体来说无非是健康一点,聪明一点,有点小钱。在昨天的《当我谈论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其实是想在大时间跨度上对自己的健康做一点刻意的管理,当然了我也没期望自己能三小时跑完马拉松,也没期望每周七天,天天锻炼,横练一身腱子肉。一年中有个51%的完成度就行了,人嘛,还是中庸一点,不必太精进,也不要太颓废,仅此而已。
然后脑子上,我也想变得聪明一点,和跑步一样,我也没期望过高,将阅读习惯养成,多读读书,遇到感兴趣的问题,就凭借上天给的天赋往下面挖一挖就可以了,至于能达到什么程度,无非是看天收而已。
所以我准备从牛津通识读本开始。
牛津通识读本系列 (Very Short Introductions series,简称VSI系列) ,是牛津大学出版社自1995年开始出版的一套系列丛书。这套书的每一本都对一个特定的主题进行简洁而精炼的介绍。几乎所有读本都由该领域公认的专家撰写,篇幅为100–150页,并包括进一步深度阅读的建议。作者们往往提供了个人的见解,但每个读本都力图做到中立和完整。
当然了,根据过往失败经验,这和收藏癖一个毛病,以前知道电驴的时候,遇到好的资料,那直接就是全收,不惜网速的download下来,然后一直躺在电脑硬盘里,直到某一天硬盘进水,才发现那些视若珍宝的资料其实丢了就丢了,因为压根就没看过。人总是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和时间,这样不好,所以这次我准备先做一个挑选,读一读。所谓通识,大概是让你了解了解,先筛选一遍感兴趣话题,然后读的时候争取读完,遇到特别感兴趣的再往下发掘发掘,如果通识都读的死去活来,就没必要继续下去了。
然后根据维基百科上的罗列,这也是一个大工程,我试着简单挑选了以下40本,好在这些书籍都不是很长,然后按照顺序试读一下。
仅此,又一个flag形成。
序列 | 书名 |
---|---|
1 | 记忆 |
2 | 佛教 |
3 | 音乐 |
4 | 心理学 |
5 | 伊斯兰教 |
6 | 政治 |
7 | 社会学 |
8 | 历史 |
9 | 逻辑学 |
10 | 笛卡尔 |
11 | 尼采 |
12 | 达尔文 |
13 | 弗洛伊德 |
14 | 罗素 |
15 | 世界音乐 |
16 | 密码学 |
17 | 选择理论 |
18 | 艺术理论 |
19 | 意识形态 |
20 | 进化 |
21 | 卡夫卡 |
22 | 悲剧 |
23 | 新闻学 |
24 | 大脑 |
25 | 经济学 |
26 | 摄影 |
27 | 性 |
28 | 人生的意义 |
29 | 统计学 |
30 | 电影音乐 |
31 | 广告 |
32 | 天才 |
33 | 睡眠 |
34 | 概率 |
35 | 焦虑 |
36 | 爱 |
37 | 社会心理学 |
38 | 学习 |
39 | 民主 |
40 | 数学 |
立 flag 这种事,立啊立的也就习惯了。
说出来的决定大多流于荒废,暗暗下定的决心才会持久前行。
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