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随笔

《资治通鉴》周纪十一

二十九年(辛巳、前340),卫鞅言于秦孝公曰:“秦之与魏,譬若人有腹心之疾,非魏并秦,秦即并魏。何者?魏居岭厄(厄:险要的地方,这个词可看成厄岭)之西,都安邑,与秦界河,而独擅(独自据有;独揽)山东之利,利则西侵秦,病则东收地。今以君之贤圣,国赖以盛;而魏往年大破于齐,诸侯畔之,可因此时伐魏。魏不支秦,必东徙,然后秦据河、山之固,东乡(东向,向东)以制诸侯,此帝王之业也。”公从之,使卫鞅将兵伐魏。魏使公子将而御之。

军既相(抗拒;抵御 ),卫鞅遗公子书曰:“吾始与公子欢;今俱为两国将,不忍相攻,可与公子面相见盟,乐饮而罢兵,以安秦、魏之民。”公子以为然,乃相与会;盟已,饮,而卫鞅伏甲士,袭虏公子,因攻魏师,大破之。

魏惠王恐,使使献河西之地于秦以和。因去安邑,徙都大梁。乃叹曰:”吾恨不用公叔之言!”

秦封卫鞅商於(陕西省商县以及河南省内乡县)十五邑。号曰商君。

齐、赵伐魏。

楚宣王薨,子威王商立。

公元前340年,公孙鞅对秦孝公说:“秦国与魏国的关系,譬如人有心腹大患,不是魏国吞并秦国,就是秦国攻占魏国。为什么呢?魏国东面是险厄山岭,建都于安邑城,与秦国以黄河为界,独享崤山以东的地利。它强盛时便向西侵入秦国,窘困时便向东收缩自保。现在秦国在您的贤明领导下,国势渐强;而魏国去年大败于齐国,各国都背弃了与它的盟约,我们可以乘此时攻伐魏国。魏国无法抵抗,只能向东迁徙。那时秦国据有黄河、崤山的险要,向东可以制服各诸侯国,就奠定了称王称霸的宏伟大业。”秦孝公听从了他的建议,派公孙鞅率兵攻打魏国。魏国也派公子为将军前来抵抗。

两军对垒,公孙鞅派人送信给公子,写道:“当年我与公子您交情很好,现在都成为两军大将,不忍心互相攻杀。我们可以见面互相起誓结盟,畅饮之后罢兵回国,以使秦国、魏国的百姓安心。”公子信以为真,便前来赴会。两方盟誓已毕,正饮酒时,公孙鞅事先埋伏下的甲士冲出来,俘虏了公子,又乘势攻击魏军,使其大败。

魏惠王闻知败讯,十分惊恐,派人向秦国献出河西一带的地方以求和。此后他离开安邑,迁都到大梁。这时才叹息说:“我真后悔当年不听公叔痤的话杀掉公孙鞅!”

秦国封赏给公孙鞅商於地方的十五个县。于是他号称为商君。

齐国、赵国攻打魏国。

楚国楚宣王去世,其子商继位为楚威王。


  1. 在我的价值观体系里,我其实是不大看上商鞅这个人的。他既有才能,又有手段。自古以来这种人都是人上人,吃得开。但我在反思自己为什么看不上这种人又试图站在他的立场看问题,即:在他们眼里,可能所谓的世俗价值观对他们是无效的。比如“出尔反尔”“欺诈”这种,我的想法是既然两军对垒,你有本事就把我灭了,或者计谋高出一筹比如孙膑那种诱敌策略,像商鞅这种总感觉不光明磊落。
  2. 这其实你就自相矛盾了,在战场上大家相互是敌人,计谋只有高下、有效无效之分,不存在道德感强和道德感弱之分,孙膑的计谋当然高,也非常有效。商鞅的计谋虽然低了点,但是结果也是有效的。在你死我活的生存斗争之下,所谓世俗意义上的“道德”其实是非常不可靠的,你没看到就是没看到,吃了亏被俘也是活该。生存不谈道德。(另一个古是反思)
  3. 这里其实也能看到商鞅的结局,他极具战略眼光,但行事也不择手段。这种侵略性是不是也是最后自己被车裂的祸根呢?

三十一年(癸未、前338),秦孝公薨,子惠文王立。公子虔之徒(门人)告商君欲反,发吏捕之。商君亡之魏;魏人不受,复(交入;接纳。后作“纳”)之秦。商君乃与其徒之商於,发兵北击郑。秦人攻商君,杀之,车裂以(巡行示众),尽灭其家。

初,商君相秦,用法严酷,尝临渭论囚(定罪并处决囚犯。),渭水尽赤。为相十年,人多怨之。赵良见商君,商君问曰:“子观我治秦孰与五大夫(百里奚)贤?”赵良曰:“千人之诺诺(连声答应的声音。表示顺从。),不如一士之谔谔(直言无讳的样子。)。仆请终日正言(直言;说实话。)而无诛,可乎?”商君曰:“诺。”赵良曰:“五大夫,(春秋时楚国别称)之鄙人也,穆公举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国莫敢望焉。相秦六七年而东伐郑,三置晋君,一救荆祸。其为相也,劳不坐乘,暑不张盖。行于国中,不从车乘,不操干戈。五大夫死,秦国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谣,舂者不相杵(舂谷时发出的号子声。语本《礼记.檀弓上》:"邻有丧,舂不相。")。今君之见也,因嬖人景监以为主;其从政也,凌轹( línglì :欺凌毁损)公族,残伤百姓。公子虔杜门(闭门)不出已八年矣。君又杀祝欢而黥公孙贾。《诗》曰:‘得人者兴,失人者崩。’此数者,非所以得人也。君之出也,后车载甲,多力而骈胁(pián xié ,骈胁又名骈肋,胁骨紧密相连如一整体。)者为骖乘(cān chéng,又作“参乘”,陪乘或陪乘的人。古时乘车,尊者在左,御者在中,又一人在右,称车右或骖乘。由武士充任,负责警卫),持矛而操戟者旁车而 (快走)。此一物不具,君固不出。《书》曰:‘恃德者昌,恃力者亡。’此数者,非恃德也。君之危若朝露,而尚贪商於之富,宠秦国之政,畜百姓之怨。秦王一旦捐宾客(谓弃宾客而去。对居高位者死去的婉辞。)而不立朝,秦国之所以收君者岂其微哉?”商君弗从。居五月而难(产生,兴起)。

公元前338年,秦国秦孝公去世,其子即位为秦惠文王。因公子虔的门下人指控商君要谋反,便派官吏前去捕捉他。商君急忙逃往魏国,魏国人拒不接纳,把他送回到秦国。商君只好与他的门徒来到封地商於,起兵向北攻打郑。秦国军队向商君进攻,将他斩杀,车裂分尸,全家老小也被杀光。

起初,商君在秦国做国相时,制订法律极为严酷,他曾亲临渭河处决犯人,血流得河水都变红了。他任国相十年,招致很多人的怨恨。一次,赵良来见商君,商君问他:“你看我治理秦国,与当年的五大夫百里奚谁更高明?”赵良说:“一千个人唯唯诺诺,不如有一个人敢于直言不讳。请允许我全部说出心里的意见,而您不加以怪罪,可以吗?”商君说:“好吧!”赵良坦然而言:“五大夫,原是楚国的一个乡野之人,秦穆公把他从卑贱的养牛郎,提拔到万民之上、无人可及的崇高职位。他在秦国做国相六七年,向东讨伐了郑国,三次为晋国扶立国君,一次拯救楚国于危难之中。他做国相,劳累了也不乘车,炎热的夏天也不打起伞盖。他在国中视察,从没有众多车马随从前拥后呼,也不舞刀弄剑咄咄逼人。五大夫死的时候,秦国的男女老少都痛哭流涕,连儿童也不再唱歌谣,舂米的人也不再唱舂杵的谣曲,以遵守丧礼。现在再来看您。您起初以结交主上的宠幸心腹景监为进身之途,待到掌权执政,就凌辱践踏贵族大家,残害百姓。弄得公子虔被迫杜门不出已经有八年之久。您又杀死祝欢,给公孙贾以刺面的刑罚。《诗经》中说:‘得人心者兴旺,失人心者灭亡。’上述几件事,可算不上是得人心。您的出行,后面尾随大批车辆甲士,孔武有力的侍卫在身边护卫,持矛挥戟的武士在车旁疾驰。这些保卫措施缺了一样,您就绝不出行。《尚书》中说:‘倚仗仁德者昌盛,凭借暴力者灭亡。’上述的几件事,可算不上是以德服人。您的危险处境正像早晨的露水,没有多少时间了,却还贪恋商於地方的富庶收入,在秦国独断专行,积蓄下百姓的怨恨。一旦秦王有个三长两短,秦国用来逮捕您的罪名还会少吗?”商君没有听从赵良的劝告。只过了五个月就大难临头了。


  1. 牛口之下:《史记·商君列传》:“夫五羖大夫,荆之鄙人也。闻秦缪公之贤而原望见,行而无资,自粥于秦客,被褐食牛。期年,缪公知之,举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国莫敢望焉。”
  2. 三置晋君:晋国一连三任的国君,分别是二十二任惠公姬夷吾、二十三任怀公姬圉、二十四任国君文公姬重耳。
  3. 有一点疑惑的地方,“后车载甲,多力而骈胁者为骖乘,持矛而操戟者旁车而趋 。此一物不具,君固不出。”这段描述说明了商鞅对自己得罪人太多是自知的,所以才会无保镖不出门,那么又何来“商君弗从”呢?所以我认为商鞅“车裂以徇”的原因可能也仅仅是他没料到秦孝公这么快就死了。不过这里作为商鞅的对比人物百里奚为我们展示了另一种可能即:不用严刑峻法也能治理好国家,也能让"巴人致贡,八戎来服"。而后世的中国士大夫也对百里奚极为推崇。

三十二年(甲申、前337),韩申不害卒。

三十三年(乙酉、前336),宋太丘社亡。

邹人孟轲见魏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有以利吾国乎?”孟子曰:“君何必曰利,仁义而已矣!君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一齐,同时)征利而国危矣。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曰:“善。”

初,孟子师子思,尝问牧民(治理人民,管理民事。)之道何先。子思曰:“先利之。”孟子曰:“君子所以教民者,亦仁义而已矣,何必利!”子思曰:“仁义固所以(用来)利之也。上不仁则下不得其所,上不义则下乐为诈也,此为不利大矣。故《易》曰:‘利者,义之(附和;响应 )也。’又曰:‘利用安身,以崇德也。’此皆利之大者也。”

臣光曰:子思、孟子之言,一也。夫唯仁者为知仁义之为利,不仁者不知也。故孟子对梁王直以仁义而不及利者,所与言之人异故也。

公元前337年,韩国申不害去世。

公元前336年,宋国太丘县的祭祀神坛倒塌。

邹地人士孟轲求见魏惠王,惠王问道:“老先生,您不远千里而来,能给我的国家带来什么利益呢?”孟轲说:“君主您何必张口就要利益,有了仁义就足够了!如果君主光说为国谋利益,大夫光说为家谋利益,士民百姓所说的也是如何让自身得到利益,上上下下都追逐利益,那么国家就危险了。只有仁爱的人不会抛弃他的亲人,忠义的人不会把国君放到脑后。”魏惠王点头说:“对。”

起初,孟轲拜孔伋为师,曾经请教治理百姓什么是当务之急。孔伋说:“叫他们先得到利益。”孟轲问道:“贤德的人教育百姓,只谈仁义就够了,何必要说利益?”孔伋说:“仁义原本就是利益!上不仁,则下无法安分;上不义,则下也尔虞我诈,这就造成最大的不利。所以《易经》中说:‘利,就是义的完美体现。’又说:‘用利益安顿人民,以弘扬道德。’这些是利益中最重要的。”

臣司马光曰:孔伋、孟子的话,都是一个道理。只有仁义的人才知道仁义是最大的利,不仁义的人是不知道的。所以孟子对魏惠王直接宣扬仁义,闭口不谈利,是因为谈话的对象不同的缘故。


  1. 这里主要谈到了“仁义与利益的关系”,司马光认为孟子对魏惠王宣扬仁义,闭口不谈利益,以及孔伋所论述的“仁义原本就是利益”只是因为谈话对象不同,其实中心思想都是一样的。我不赞同司马光的看法,我认为孟子只是在一味宣扬“仁义”,并认为“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孟子是认为不追求仁义一味追求利益,国家就会危险,这种说法与孟子老师孔伋的表述是不一致的。

  2. 孔伋所说的仁义和利益是一体的“仁义固所以利之也”,孟子则是将仁义与利益一分为二,相互独立。

  3. 我赞同孔伋的说法,孔伋的说法同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他的著作《国富论》里所论述的观点类似

    1.我们不能藉着向肉贩、啤酒商、或面包师傅诉诸兄弟之情而获得免费的晚餐,相反的我们必须诉诸于他们自身的利益。我们填饱肚子的方式,并非诉诸于他们的慈善之心,而是诉诸于他们的自私。

    2藉由追求他个人的利益,往往也使他更为有效地促进了这个社会的利益,而超出他原先的意料之外。

    在《管子·牧民》中其实也有类似表述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 人们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其实也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利益。只有当自己的利益得到满足,人才能“知礼仪”“知荣辱”。所以一个国家上上下下都开始追求利益了,反而是促进了所谓的“仁义”,提高了道德水平。“利用安身,以崇德也”。

《资治通鉴》周纪十

十九年(辛未、前350),秦商鞅筑冀阙(指古时宫庭外的门阙)宫庭于咸阳,徙都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并诸小乡聚,集为一县,县置令、(封建时代辅佐主要官员做事的官吏,县丞相当于副县长),凡三十一县。废井田,开阡陌(田间小路,用来区分田界,东西为阡,南北为陌。亦有南北为阡,东西为陌。)。平斗、(古量器名。方形斛)、权、衡(称量物体轻重的器具。权,称锤;衡,称杆)、丈、尺。

秦、魏遇于(山西省华县境)。

赵成侯薨,公子绁与太子争立;绁败,奔韩。

十九年(辛未,公元前350年),秦国商鞅在咸阳修建了宫殿,将国都前移到那里。下令禁止百姓家庭不分长幼尊卑的父子、兄弟混居一堂。将各个小村落合并到一起成为一个县,县设置县令、县丞官职,共三十一县。废除旧的井田制度,打破原来的土地疆界。统一斗、桶、权、衡、丈、尺等度量单位。

秦国和魏国在彤邑发生遭遇战。

赵国赵成侯去世,公子赵绁与太子争夺君位,赵绁失败,逃奔韩国。


  1. 井田:相传古代的一种土地制度。以方九百亩为一里,划为九区,形如"井"字,故名。其中为公田,外八区为私田,八家均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治私事。从春秋时起,井田制日趋崩溃,逐渐被封建生产关系所取代。

二十一年(癸酉、前348),秦商鞅更为赋税法,行之。

二十二年(甲戌、前347),赵公子范袭邯郸,不胜而死。

二十三年(乙亥、前346),齐杀其大夫牟。鲁康公薨,子景公偃立。卫更贬号曰侯,服属三晋。

二十五年(丁丑、前344),诸侯会于京师。

二十六年(戊寅、前343),王致伯于秦,诸侯皆贺秦。秦孝公使公子少官帅师会诸侯于逢泽以朝王。

公元前348年,秦国商鞅改革赋税制度,颁布实施。

公元前347年,赵国贵族赵范袭击邯郸,失败被杀。

公元前346年,齐国杀死大夫田牟。鲁康公逝世,儿子鲁景公姬偃即位。卫国自贬为候,臣服韩、赵、魏三国。

公元前344年,诸侯在京师洛阳举行会议。

公元前343年,周显王封秦国国君为诸侯长,各国都来致贺。秦孝公命令公子少官率军队与诸侯在逢泽举行会议,以朝见周显王。

二十八年(庚辰、前341),魏庞涓伐韩。韩请救于齐。齐威王召大臣而谋曰:“蚤救孰与晚救?”成侯曰:“不如勿救。”田忌曰:“弗救则韩且折而入于魏,不如蚤救之。”孙膑曰:“夫韩、魏之兵未弊而救之,是吾代韩受魏之兵,顾反听命于韩也。且魏有破国之志,韩见亡,必东面而诉于齐矣。吾因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则可受重利而得尊名也。”王曰:“善。”乃阴许韩使而遣之。韩因恃齐,五战不胜,而东委国于齐。

齐因起兵,使田忌、田婴、田盼将之,孙子为师,以救韩,直走魏都。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魏人大发兵,以太子申为将,以御齐师。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求胜;取胜)者(折损)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乃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二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一日行两日之程,兼程。)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此树下!”于是令齐师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日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到斫木下,见白书,以火烛之,读未毕,万弩俱发,魏师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大破魏师,虏太子申。

公元前341年,魏国庞涓率兵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召集大臣商量说:“是早救还是晚救?”成候邹忌说:“不如不救。”田忌说:"不救则韩国灭亡被魏国吞并,不如早救",孙膑说:“现在韩、魏之兵士气正盛,这时候去救,是让我们替代韩国去承受魏国的打击,这样反而听命于韩国了。况且魏国有攻破韩国的野心,韩国一旦亡国迫在眉睫,一定还会向齐国求救的。那时我们再出兵,既可以加深与韩国的亲密关系,又可以乘魏国军队的疲弊,正是一举两得,名利双收。”齐威王说:“对。”便暗中答应韩国使臣的求救,让他回去,却迟迟不出兵。韩国以为有齐国的支持,便奋力抵抗,但经过五次大战都大败而归,只好把国家的命运寄托在东方齐国身上。”

齐国这时才出兵,派田忌、田婴、田盼为将军,孙膑为军师,前去援救韩国,仍用老办法,直袭魏国都城。庞涓听说,急忙放弃韩国,回兵国中。魏国集中了全部兵力,派太子申为将军,抵御齐国军队。孙膑对田忌说:“魏、赵、韩那些地方的士兵向来骠悍勇猛,看不起齐国;齐国士兵的名声也确实不佳。善于指挥作战的将军必须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孙武兵法》说:‘从一百里外去奔袭会损失上将军,从五十里外去奔袭只有一半军队能到达。’”于是便命令齐国军队进入魏国地界后,做饭修造十万个灶,第二天减为五万个灶,第三天再减为二万个灶。庞涓率兵追击齐军三天,见此情况,大笑着说:“我早就知道齐兵胆小,进入我国三天,士兵已逃散一多半了。”于是丢掉步兵,亲率轻兵精锐日夜兼程追击齐军。孙膑估计魏军的行程当晚将到达马陵。马陵这个地方道路狭窄而多险隘,可以伏下重兵,孙膑便派人刮去一棵大树的树皮,在白树干上书写六个大字:“庞涓死此树下!”再从齐国军队中挑选万名优秀射箭手夹道埋伏,约定天黑后一见有火把亮光就万箭齐发。果然,庞涓在夜里赶到那棵树下,看见白树干上隐约有字,便令人举火照看,还未读完,两边箭如飞蝗,一齐射下,魏军大乱,溃不成军。庞涓自知败势无法挽回,便拔剑自尽,临死前叹息说:“让孙膑这小子成名了!”齐军乘势大破魏军,俘虏了太子申。


  1. 孙膑提出的早救晚救的时机是在对方积弊至深时出手,付出最小,获利最大。另外这个庞涓是不是虎啊,之前攻打赵国时,都是吃过亏的人了,怎么这次还是倾巢而出的举全国之兵攻打韩国,在一个坑上跌倒两次。有一项原则我开始慢慢发现他的重要性即:任何时候绝不All in,这世界上胜算100%的事情少之又少,All in 失败的代价十分惨重,甚至可能是生命。
  2. 孙膑这里又提出了一项观点:因势利导。顺著事物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使达成目标。造出一种势,比如这里你认为我怯懦,那我就造出一种怯懦的样子(势)来,让士兵看起来逃跑的一天比一天多,造成假象来迷惑对方然后达成目的。

成侯邹忌恶田忌,使人操十金,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我为将三战三胜,欲行大事,可乎?”卜者出,因使人执之。田忌不能自明,率其徒攻临淄,(寻求;寻找)成侯;不克,出奔楚。

齐国成侯邹忌嫉恨田忌的赫赫战功,便派人拿着十金,去集市上算卦,问道:“我是田忌手下的人,田将军率军作战三战三胜,现在是举行登位大事的时候了吗?”待到算卦人出来,邹忌命人把他抓住,准备以此诬陷田忌。田忌无法洗刷清楚,一气之下率亲丁攻打国都临淄,想抓住邹忌,却不能取胜,只好出逃楚国。


  1. 这种构陷手段也太低下了吧,全程不用田忌参与就将田忌拿下了,田忌还无法澄清。从前面来看,田忌和齐威王关系也还不错,按理说不至于啊,有没有可能,田忌的功劳太大,连齐威王自己也开始动摇怀疑害怕了呢?

《资治通鉴》周纪九

十六年(戊辰、前353),齐威王使田忌救赵。初,孙膑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仕魏为将军,自以能不及孙膑,乃召之;至,则以法断其两足而黥之,欲使终身废弃。齐使者至魏,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者;齐使者窃载与之齐。田忌善而客待之,进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于是威王谋救赵,以孙膑为将;辞以刑馀之人不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古代有帷盖的车子。既可载物,又可作卧车。)中,坐为计谋。

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夫解杂乱纷纠(祸乱)者不控拳(伸出拳头),救斗者不搏,批亢捣虚(批:用手击。亢,咽喉。批亢捣虚:指打击对方要害及防备不周的地方),形格势禁(格:受阻碍。受到形势的阻挡和限制,事情进行得不顺利),则自为解耳。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疲于内;子不若引兵疾走魏都,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以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田忌从之。十月,邯郸降魏。魏师还,与齐战于桂陵,魏师大败。

十六年(戊辰,公元前353年),齐威王派田忌率军救赵。起初,孙膑和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庞涓在魏国做将军,自认为能力不如孙膑,便招孙膑前来魏国,孙膑到魏国后,庞涓设计依法砍断孙膑的双脚,并在他的脸上刺字,想要使他终身成为废人。齐国使者来到魏国,孙膑以受刑罪人的身份与他暗中相见,说动了齐国使者,齐国使者偷偷地将孙膑藏在车中带到齐国。田忌将他奉为座上客,推荐给齐威王。齐威王向他请教兵法,于是延请他为老师。这时齐威王计划出兵救援赵国,任命孙膑为大将,孙膑以自己是个残疾之人坚决辞谢。齐威王便已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让他坐在帘车中,出谋划策。

田忌准备率兵前往赵国。孙膑说:“排解两方的斗殴,不能用拳脚将他们分开,更不能上手扶持一方帮着打,只能因势利导,乘虚而入,紧张的形式受到阻碍,就自然化解了。现在两国攻占正酣,精兵锐卒倾巢而出,国中只剩下老弱病残,您不如率军袭击魏国都城,占据交通要道,冲击他们空虚的后防,这样我们一举两得,既解了赵国之围,又给魏国国内以打击”田忌听从了孙膑的计策。十月,赵国的邯郸城投降了魏国。魏军急忙还师援救国内,在桂陵与齐国军队发生激战,魏军大败。


  1. 这就是围魏救赵的故事来源了,当时是什么形势呢?在《战国策·齐策》里当时的齐威王就讨论过要不要救赵,如果不救赵国,则魏国势必吞并了赵国。在地理上齐国中间隔着赵国,如果赵国一旦被吞并对齐国势必是个非常大的威胁。所以战略上来看要救,有点类似抗美援朝,但是怎么救?

  2. 孙膑分析了当时的情况,在战略上我不得不救,在这个大前提下如何救就显得非常重要,最好的策略当然永远是:事情办了,自己损失最小或者没有损失。田忌认为所谓的“救”就是率兵到邯郸去打就完了,这种选择有两个后果:1.打赢了,当然,在正面战场上想要损失最小或者没有损失基本不可能,所以伤敌一千,自损八百。2.打输了,不是没有可能,从齐国长途跋涉,远距离行军,赵国能向齐国求救就说明此时赵国已经快扛不住了,魏国的全部精锐待疲惫的齐军,不是没有输的可能。所以直接救的效果远远无法令人满意。所以,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3. 有,孙膑提出了“批亢捣虚,形格势禁”的策略。牛逼啊!硬刚不行,咱“捣虚”,此时魏国有什么虚弱的地方?那就是它的国内军力空虚,都是老弱病残,收拾这样的大本营,损失最小。我们看到,邯郸在十月投降了魏国,但是魏国大本营告急,所以庞涓只留下了很少的兵力驻防,急忙往回撤,大败,邯郸之围也解决了。

韩伐东周,取陵观、廪丘。

楚昭奚恤为相。江乙言于楚王曰:“人有爱其狗者,狗尝溺井,其邻人见,欲入言之,狗当门而噬之。今昭奚恤常恶臣之见,亦犹是也。且人有好扬人之善者,王曰:‘此君子也,’近之;好扬人之恶者,王曰:‘此小人也,’远之。然则且有子弑其父、臣弑其主者,而王终己不知也。何者?以王好闻人之美而恶闻人之恶也。”王曰:“善,寡人愿两闻之。”

韩国攻打东周王朝,夺取陵观、廪丘。

楚国任用昭奚恤为相国。江乙对楚王说:“有个宠爱自己狗的人,狗向井里撒尿,邻居看见了,想要到他家里告诉他,却被狗堵住门咬。现在昭奚恤常常阻挠我来见您,就像恶狗堵门一样。况且一有专门说别人好话的人,您就说:‘这是君子啊!’便亲近他,而对爱指出别人缺点的人,您就说:‘这是小人’便远离他。然而世间总有儿子杀父亲,臣子杀君主的恶人,您却始终不知道,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您只爱听别人的称颂不爱听别人的指责”楚王说:“你说得对,今后我要听取两方面的言论。”


  1.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十七年(己巳、前352),秦大良造(官名。战国初期为秦的最高官职﹐掌握军政大权。同时又为爵名。亦称大上造。自从秦惠王设立相国掌握军政大权后﹐主要用作爵名。汉代沿用。)伐魏。诸侯围魏襄陵。

十七年(己巳,公元前352年),秦国大良造攻打魏国。各国诸侯出兵围攻魏国襄陵城。

十八年(庚午、前351),秦卫鞅围魏固阳,降之。魏人归赵邯郸。与赵盟漳水上。韩昭侯以申不害为相。

申不害者,郑之贱臣也,学黄、老、刑名,以(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昭侯。昭侯用为相,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十五年,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

申子尝请仕其从兄(同祖伯叔之子年长于己者。即堂兄),昭侯不许,申子有怨色。昭侯曰:“所为学于子者,欲以治国也。今将听子之谒而废子之术乎,(古同“以”。)其行子之术而废子之请乎?子尝教寡人修功劳,视次第(修治功劳记录,审视功劳大小);今有所私求,我将([指状态、条件、情况]如何、怎样;[数量、价值]多少;[在某种情况、时间或场合] 会怎么样 [)听乎?”申子乃辟舍(避开正房﹐寝于他处﹐以示不敢宁居。)请罪曰:“君真其人也!”

昭侯有弊裤,命藏之。侍者曰:“君亦不仁者矣,不赐左右而藏之!”昭侯曰:“吾闻明主爱一颦一笑,颦有为颦,笑有为笑。今裤岂特(难道只是;何止)颦笑哉!吾必待有功者。”

十八年(庚午,公元前351年),秦国公孙鞅率军围攻魏国固阳,固阳归降。魏国归还赵国的邯郸城,和赵国在漳水旁缔结和约。韩昭侯任用申不害为国相。

申不害原来是郑国的卑贱小臣。后来学习黄帝、老子著作和法家的刑名学说,向韩昭侯游说。韩昭侯便任用他作为国相。对内整顿政治,对外积极开展交往,这样进行了十五年,知道申不害去世,韩国大治,军力雄厚。

申不害曾经请求让他的堂兄做个官,韩昭侯不同意。申不害很不高兴。韩昭侯对他说:“我之所以向你请教,就是想治理好国家。现在我是批准你的私请来破坏你创设的法度呢,还是推行你的法度而拒绝你的私请呢?你曾经开导我要按照功劳高低来封赏等级,现在你却有私人的请求,我该听哪种意见呢?”申不害便离开了自己正式居室,另居别处,向韩昭侯请罪说:“您真是我企望效力的贤明君主!”

韩昭侯有条破裤子,让侍从收藏起来,侍从说:“您真是太吝啬了,不赏给我们还让收起来。”韩昭侯说:“我知道贤明君主珍惜一举一动,一皱眉头,一个笑脸,都是有感而发。现在这裤子比皱眉笑脸更重要,必须等到有人立功才给。”


  1. 很多大道理说起来容易,但是自己去做的时候往往发现很难做到。申不害想利用职务之便给自己堂兄安排个位置,吃了瘪。所以说韩昭侯还是很牛逼的,他能高屋建瓴的看待名实,在具体执行上他可能不如申不害,当然他也不需要具体执行。能坚决执行原则才是他要干的事,当然他干的很好,这可能就是所谓的领导力,比如下面的那个破裤子的轶事,他知道名实的重要性,即便是破裤子也能让人“趋之若鹜”,深谙“名”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