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通识读本《记忆》

友情提醒

1.笔记太长,阅读需谨慎
2.文末有广告

概述

我对人的记忆还是比较好奇的,我能记得最初的记忆是在一个黑暗房子里,门的角落有床。那应该是父亲当年开家具厂时的场景,但我不确定是否还有更早。另一个比较早的记忆是和我哥走在乡间路上,和另一个伙伴去他亲戚家,然后是围墙外有石榴花开,我迷路了,然后不知如何又回到了家。

这几年也明显感觉记忆力开始下降,比如早晨的一把刀,我明明记得随身携带,可是找不到了,转了一圈,在桌角边发现,从放下刀到寻找之间所发生的时间应该不足五分钟。可是几乎没有任何印象。

我小时候的记忆力是很好的,我从三年级开始就从没有为写作文发愁过,原因只是当年母亲买过一本作文选。在匮乏的少年时代,这本书翻了几遍,然后在之后的考试中,几乎大部分作文都是默写而成。

也看过很多关于天才的电影,无一例外,电影中的角色都有超强记忆力,甚至有照片复制般的记忆力。在背单词时,也曾看过关于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但从来没有践行过。天赋不天赋的我不知道,但一个拥有良好记忆力的人,应该不是一个笨人。

带着关于记忆力的好奇心,我打开了这本牛津通识读本《记忆》,想了解下,在关于记忆力这方面,科学上是如何做研究的,又有哪些可证伪的结论。

内容及脚注

第一章:你就是你的记忆

  1. 除了薄薄的一层‘此刻’,我们生命中的一切都是记忆。

  2. 我们倾向于记住对自己而言最显著、最有用的信息。比如,我们能更好地记住硬币的大小、尺寸及颜色,却容易忽略硬币上面头像的方向和文字的内容,因为货币的大小、尺寸及颜色是对我们而言最重要的特征,这些信息有助于我们的支付和交易活动,而这正是货币诞生的直接目的。同样地,当我们去记认不同的人的时候,通常都会记住他们的面孔以及其他变化不大又具有代表性的特征,而不大会记住那些时常变化的特征(比如个人着装)。

    在这里,作者让我们试图回忆你非常熟悉的硬币,但是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我们自认为很熟悉,其实对硬币的很多细节知之甚少,或者说我们只记住了硬币对自己而言最显著的信息

  3. 情景记忆是指对个人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情景)的记忆。例如,对昨天在公园里会见一位朋友的记忆就是情景记忆。

  4. 语义记忆又称字义记忆,是一种记忆的型态。它是一种对于一般知识的事实与概念的了解,透过语言、文字、数字、算法等抽象性的了解来形成记忆。语意记忆通常是经由情节记忆发展而来,是一种客观性的知识,与个人经验无关。

  5. 如果日常生活中有重要事件发生(在我们成为现代人类的进化历程中,这类事件往往与“威胁”或“奖励”有关),我们特有的生理和心理模式便会开始运作,因此我们会比较容易记住这些事件。例如,多数人都曾忘记自己把车停在了大型停车场里的什么位置。但如果我们在停车场里发生了事故,撞坏了自己的车或邻位的车,我们便会产生本能的应激反应,从而把这类事件(以及我们当时的车位)记得尤其清楚。

  6. 应激反应:是一种反应模式,指动物机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刺激后,在没有发生特异的病理性损害前所产生的一系列非特异性应答反应,当刺激事件打破了有机体的平衡和负荷能力,或者超过了个体的能力所及,就会体现为压力。当受到外界刺激时,机体的交感神经会兴奋,并导致垂体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引起血糖升高、血压上升、心率加快、呼吸加促等各种功能及代谢的异常。这些反应对机体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按照记忆的这种德性,平淡的人生不值得过。我似乎能理解哪些极限运动的爱好者们,这可能是大脑的一种奖励机制,这种奖励机制甚至超越了生死(这个在一般人看来至高的机制)。

    刺激事件打破平衡和负荷能力,循序渐进的提高自己的负荷能力,可能是大心脏的途径。跑步初期,腰酸背痛腿抽筋,一段时间后,身体的肌肉就熟悉适应了这种额外负荷,然后越来越强。

  7. 记忆是一个选择性、解释性的过程。换言之,记忆不仅仅是被动地储存信息。在学习和存储新的信息之后,我们可以对其进行选择、解释,并将不同的信息相互整合,从而更好地运用我们学会和记住的信息。

  8. 我们有五种感官,有抽象得无可救药的智力,有片面选择的记忆,还有一系列先入为主的观念和假设,多到让人只能察验其中的一小部分,而根本无法全盘觉察。这样的配置,能观照出多少事实的全貌呢?

  9. 许多当代学者认为,记忆机制最重要的特点在于:这是一个动态的活动,或者说是一个过程,而不是静态的实体或事物。


艾宾浩斯的研究

方法

艾宾浩斯自学了169个音节组,每组都包含13个无意义的音节。每个音节包括“毫无意义的”三个字母,以辅音—元音—辅音的方式组成(例如:PEL)。经过21分钟到31天不等的时间间隔之后,艾宾浩斯再次对这些音节组进行记忆。他对这段时间内的遗忘率尤其感兴趣,并使用“节省量”(再次学习时所节省的时间与初次学习时间的比值)来衡量遗忘的程度。

结论

  • 遗忘速度大致呈现负指数规律变化,即在学习完材料后的最初阶段,遗忘进展得很快,之后,遗忘的速度会慢下来。所以,遗忘速度是呈负指数规律的,而不是线性的。

  • 对于那些“丢失了的”信息,例如那些被遗忘了的法语词汇,你能比初学者更快地再次掌握它们(这就是艾宾浩斯提出的“节省”的概念)。

    这一发现意味着,这些“丢失了的”信息一定还在大脑中留存着痕迹。这也证实了无意识认知的重要性:显然我们已经无法有意识地记住这些“丢失了的”法语词汇,但研究表明,我们在潜意识里仍然留有相关的记忆。

    对于这种结论,我相信很多人都有个人体验的。这也是很多人说的博闻的重要性。博观而约取,很多知识你看过了,忘记了,那看还有什么用?不是这样的,它依然还存在于潜意识里,我写作的时候也是如此,有时候莫名想到一个词汇,如果仔细追溯,是能找到源头的。

正反观点

  • 艾宾浩斯采用的实验研究方法对许多可能扭曲实验结果的外部因素进行了控制。
  • 艾宾浩斯的方法过于简单,将精妙的记忆过程简化成了人造的、数学的构成,这种方法的风险在于,哪些真正令记忆在日常生活中发挥作用的本质方面有可能被剔除了。
  • 个人观点:这也许就是模型在多大程度上对所研究问题的适应性,过分简单或者过分复杂的模型可能都会偏离事物的本质。

巴特利特的研究

对艾宾浩斯的质疑

利用无意义音节进行的研究并不能很好地反映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记忆是如何运作的。生活中,有多少人会花时间去记忆无意义的音节?

巴特利特的方法

着重使用本身具有意义的材料(更准确地说,是我们试图赋予意义的材料),而他选择的受试者将在相对自然的条件下对这些材料进行学习和记忆。的确,我们自然而然地就会为周围发生的事情赋予意义,这似乎是“人类本性”的基本特点之一,在巴特利特的一些最有影响的研究中,受试者曾被要求阅读一些故事(其中最有名的一篇叫作“鬼的战争”),然后再将故事回忆出来。

结论

  • 人们回忆出的故事往往比实际的故事要短
  • 故事变得更为连贯了,换句话说,人们在试图理解不熟悉的材料时,会将这些材料与脑海里业已存在的想法、知识和文化上的预设联系起来【这个结论倒让我想起了《禅者的初心》也就是现在烂大街的词“初心”】
  • 人们在追忆时对故事所做出的修改,往往跟他们第一次听到该故事时的反应和感受有关。

总结论

  1. 巴特利特认为,对于要记住的事件,人们的情感色彩和关注程度存在不同,这多少会影响实际被记住的内容。用巴特利特的话说,记忆会保留“一些鲜明的细节”,而我们记住的其他内容只不过是在原有事件的影响下,我们自己精心加工后的产物。巴特利特将记忆的这一关键特征称为“重建”,而非“再现”。换言之,我们对过往事件和故事的记忆不是一种复制而是基于既有的预设、期望以及我们的“心理定势”而进行的重建。
  2. 巴特利特和艾宾浩斯在记忆研究中采取的方法存在重要的区别。巴特利特观点的核心在于,人们会为自己观察到的事件赋予意义,而这会影响他们对这些事件的记忆。对于采用相对抽象、无意义的记忆材料来进行的实验室研究而言,这一点或许并不重要,艾宾浩斯所做的无意义音节实验便是如此。但是巴特利特认为,在现实世界更自然的场景中,这种对于意义的追求是记忆运作的重要特点之一

构建记忆

  1. 记忆与DVD(数字多功能光盘)或录像带不同,并非对世界的客观真实的复制。将记忆视为世界对个人所产生的影响,可能会更有助于理解。
  2. 当我们回忆时,电影中的某些部分会立即浮现在脑海里,而其他部分则可能会被我们重新构建出来。这种构建是基于我们记住的那部分,以及我们认为或相信一定发生了的其他部分—后者很有可能是通过我们对世界的推理和想象,结合我们所能记住的影片中的元素,进而推断出来的
  3. 有鉴于此,“追忆”这一行为曾被比作:一个知识丰富的古生物学家,试图将一组不完整的残骸拼凑成一只完整的恐龙。这个类比告诉我们,过去的事件令我们拥有了一组不完整的“残骸”(其中还偶尔夹杂着一些与过去事件完全不相关的“骨头”)。当我们尝试将这些残骸拼凑成原本的样子时,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会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作用。最后我们组建出来的记忆,可能包含一些来自过去的真实部分(即“真正的恐龙骨头”),但是,就整体而言,这仍然是当下对过去的一次不完美的重建。

观察与推理:现代的记忆研究

问题

只要我们经历的事件对我们此后的行为产生了影响,就能证明记忆的存在。但是我们怎样才能确定,之后的行为的确是被过去的事件所影响的呢?

难点

  • 记忆是无法被直接观察到的
  • 受试者在任务过程中的行为变化不仅会受到对原始事件的记忆的影响,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个人的动机、兴趣、常识以及相关的推理过程

区分点

  • 哪些是观察到的(这往往会受到其他非记忆因素的影响)
  • 哪些是推断出来的

解决办法

  1. 在记忆研究中,通常会对比不同的受试者小组,每组涉及对记忆的不同操作,某一过往事件,或者某种对记忆的操作,都只在一个小组内出现,不涉及其他的组【控制单一的操作变量】
  2. 在选择所有组内的受试者时,需要确保他们在所有可能相关的维度上都是一致的,至少要非常接近:例如,各组在年龄、教育程度和智商方面都不应有差异【控制受试者的相关维度,不过这个个人感觉还是很难,教育程度、智商等维度其实很难定性分析】

举例说明:“睡眠中的学习”

假设

你睡觉时给自己播放录有信息的磁带,希望或期待可以记住这些信息。你怎样才能知道听磁带是否有效呢?

方法

你可能会在一些人睡觉的时候给他们播放这些信息,然后把他们叫醒,观察他们的行为是否能反映之前播放的任何信息。在受试者睡着后,工作人员会大声朗读出成对的单词,每一对都由一个类别名称和一个该类别中的物品名称组成(例如:“金属:黄金”),每一对都会重复朗读几遍。十分钟后,再把受试者唤醒,要求他们根据所给出的类别,说出他们能想到的物品名称。这一研究的基本假设是,如果受试者能记住他睡着时工作人员朗读的单词,那么在他随后列举的金属中就很有可能包括“黄金”。

疑问

即使受试者睡着时工作人员没有朗读“黄金”一词,许多受试者在后来列举金属时还是会提到“黄金”

解决办法

研究者可以考察不同的实验组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表现差异

具体实施
  1. 第一种对比是在不同的实验组之间:工作人员朗读单词组时,一些受试者醒着,而另一些是睡着的。受试者是随机分配到“睡眠组”或“清醒组”的,因此,对朗读过的内容分别在这两组中出现的频次进行比较,就能说明人们究竟更容易受以下哪种情况的影响:1)清醒时听到朗读;2)睡眠中“听到”朗读。实验结果显示,那些醒着听到工作人员朗读的受试者提到所朗读内容的比例,比睡眠中“听到”朗读的受试者要高出两倍多。这项对比的结果并不出人意料,它说明清醒时学习的效果要比睡着时学习的效果好。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实验并不能排除另一种可能性:对那些睡着的受试者而言,他们“听到”的朗读也能对他们后来的记忆表现发挥正面作用。
  2. 第二种是使用了两份不同的单词组列表,其中一份包括“金属:黄金”,而另一份包括“花卉:蝴蝶花”。面对所有睡着的受试者,工作人员会朗读其中某一份单词组列表。而受试者被叫醒之后,会被问到两份单词组列表中的内容。这样的流程可以让实验者比较,在受试者被叫醒后所列举的单词组中,睡着时“听到”过的词组出现的频率是否高于没听到过的词组。换句话说,研究者对同一个受试者也进行了多方位的观察和比较。
最终结论
  • 无论工作人员有没有对他们朗读过某些单词组,他们后来提到这些内容的频率并没有真正的区别

第二章:记忆的图景

  1. (a.)记忆系统是如何运作的 (b.)我们如何定义记忆的各种功能组成

  2. 任何记忆系统,无论是人类的大脑、计算机的硬盘、录像机,还是办公室里一只简陋的文件柜,如果要正常运行,都需要能做到三件事:编码存储,以及有效地提取信息。如果这三道工序中有任何一道出现问题,记忆的运作就会失灵。

    1.编码(即接收或获得)信息,编码出现问题,通常与注意力不集中有关

    2.准确地存储或保留信息(如果是长时记忆的话,能保留很长时间),存储发生问题,就是我们生活中所说的遗忘

    3.提取或读取已存储的信息,信息是否可用,以及信息是否可及。【有时候我们想不起某个人的名字,但感觉这个名字就在嘴边。我们知道自己已经把信息存在某个地方了,我们可能还想得起其中的部分内容,所以从理论上说这个信息是“可用”的,但此时此刻,完整的信息对我们来说遥不可及。虽然人们的记忆中存储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在理论上一直存在,但通常只有其中的一小部分可以被随时提取、使用。

  3. 记忆是由多个不同的成分所组成的,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拥有不同的功能组成

  4. 阿特金森和希夫林于60年代所提出的模型

  1. 感官记忆的特点
    • 感官记忆似乎是在意识层面以下发挥作用的。它从各种感官那里获得信息,保留很短的时间,而在这短短的时间中我们将会决定去注意其中的哪些信息
    • 感官记忆可以非常短暂地存储大量不断涌现的感官信息,而大脑只会选择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加以处理。
    • 储存视觉信息的感官记忆叫作图像记忆,储存声音信息的感官记忆叫作回声记忆
  2. 斯珀林的部分报告法(文中提到的斯珀林研究方法过于简单,不大理解,节选自维基百科)

    1960年,斯珀林首先成为使用部分报告范式来研究VSTM的二分模型的人。 在斯珀林于1960年的最初实验中,观察人员在短暂时间内(50毫秒)会看到一个由3×3或3×4个字母及数字组成的阵列,作为速示视觉刺激

    P Y F G

    V J S A

    D H B U

    受试者根据刺激消退后的线索去回忆,引导受试者回忆最初显示的某一行字母。记忆表现会在两种情况下作比较:全部报告和部分报告。

    全部报告

    斯珀林最初的部分报告范式。
    全部报告条件要求参与者尽可能地回忆最初显示的元素所在的位置。参与者通常能够从十二个字符中回忆三到五个字符(大约35%)。这表明全部报告受到容量为4到5个项目的记忆系统限制

    部分报告

    部分报告条件要求参与者使用线索回忆,并从视觉显示中,识别出一部分的字符。在刺激消退之后,以不同时间间隔(约50ms)发出的音调作为线索。音调的频率(高、中、低)表示要报告显示器中的哪组字符。由于参与者不知道哪一行会被回忆,因此部分报告条件中的表现,可以被视为对观察者全部显示记忆的随机抽样。这种类型的抽样显示,在刺激消退之后,参与者可以在给定行中回忆大多数字母(12个字母中的9个),表明整个视觉显示中有75%可以被记忆所触接,使原本从全部报告试验得出的图像记忆假设容量获得大幅度增长

  3. 短时记忆的特点
    • 短时记忆能存储大约七项内容,比如拨打新的电话号码时我们用的就是短时记忆。因为容量有限,一旦短时记忆的空间被填满,旧的信息就会被新的信息所取代

    • 近因效应:受试者们回忆由10个、20个或30个单词组成的单词表。如果受试者们在刚刚看过单词后便立即开始回忆,他们对单词表末尾部分的记忆会比单词表中间部分的清晰许多,这一现象被称为近因效应

    • 言语短时记忆主要以声音或语音的形式来存储信息

      康拉德和赫尔就证明,在以视觉形式呈现给受试者之后,发音相似的字母序列(如P、D、B、V、C、T)比发音不相似的字母序列(如W、K、L、Y、R、Z)更难被准确地回忆出来。

  4. 长时记忆的特点
    • 持续地关注某些信息,在大脑里反复思考它或背诵它,就能将这些信息转化为长时记忆
    • 短时记忆以语音形式存储信息,而学者们认为长时记忆主要是根据信息的意义来实现存储的
    • 自上而下人为添加的意义往往会导致记忆的扭曲和偏差
  5. 阿特金森和希夫林的记忆模型所遇到的挑战
    1. 信息是否必须首先进入短时记忆,然后才能进入长时记忆?

      一些脑部受伤的患者的短时记忆能力表现出严重的损伤,也就是说,根据阿特金森和希夫林的模型,他们的短时记忆存储环节受到了严重破坏。然而,这些患者似乎在长时记忆方面并不存在障碍

    2. 练习复诵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不仅可以将信息留存在短时记忆中,也使它更有可能转化为长时记忆

      在一些研究中,受试者用更长的时间来背诵单词表末尾的单词,但他们对这些内容的长时记忆并未体现出任何改善。在某些情况下,研究者们发现,在多种不同场合接触相同的信息(按照合理的假设,这也就意味着更多次的重复练习)并不足以使人记住这些信息。就像我们在第一章中所说的,人们每天都会接触到硬币,但当他们回忆硬币上人物头像的细节时,他们的表现并不好。

    3. 语义编码(即基于语义的信息处理与语音相对)在合适的情况下也会在短时记忆中显现,这说明语音编码并非短时记忆中信息表述的唯一形式


工作记忆

  1. 工作记忆与短时记忆的异同

    1. 短时记忆先前曾被或多或少地看作一种被动的过程,但现在我们知道了,人们在短时记忆中并不仅仅是寄存某些信息而已。如果我们在短时记忆中保存了一句话,我们通常能够倒背出这句话,或者背出句中每个单词的首字母。工作记忆这一术语强调的便是短时记忆的这种活跃、主动的特征,因为留存在那里的信息还经过了思维的某种处理或运作。
    2. “工作记忆”和“短时记忆”这两个术语还经常被作为“意识”的同义词来使用
  2. 广度(span)这个术语通常用来指代一个人能够在短时记忆里存储信息的容量。
    • 20世纪50年代,乔治·米勒曾将短时记忆的典型容量定义为7±2个单元,这是对健康的年轻人而言的
    • 还有些专家认为,短时记忆的广度与语音速度有关,一个人能够越快地一口气说出单词、字母或数字来,他的短时记忆的广度就越大。
  3. 1974年,巴德利和格雷厄姆·希契提出了工作记忆的模型,将短时记忆细分为三个基本组成部分:中央执行系统语音回路视空画板

  1. 巴德利的工作记忆模型
    1. 工作记忆模型中对这些组成部分加以形式化,由中央执行系统和两个附属子系统—语音回路视空画板(visuospatial sketchpad)以及后来增加的情景缓冲区构成
    2. 由中央执行系统控制注意力,并协调附属的子系统
    3. 语音回路包括了语音存储和发音控制过程,也使内部言语能够进行
    4. 视空画板负责建立和处理心理图像
    5. 情景缓冲区(图中未标注)用于整合处理工作记忆中的材料
  2. 语音回路对于儿童的语言发展、对成人理解复杂的语言材料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应该是内语功能】

  3. 一个人的记忆广度(即他在听完后能够正确复述的单词个数)是由他说出这些单词所需要的时间来体现的,所以语音回路的时间(而不是记忆项目)容量是有限的

    • 在短时记忆测试中,“cold(感冒)、cat(猫)、France(法国)、Kansas(堪萨斯州)、iron(铁)”这样的短单词列表,要比“emphysema(肺气肿)、rhinoceros(犀牛)、Mozambique(莫桑比克)、Connecticut(康涅狄格州)、magnesium(镁)”这样的长单词列表容易记忆得多,尽管这两个列表拥有同样的单词数量,并选自相同的语义范畴(分别为:疾病、动物、国家名、美国州名和金属名)—这就是词长效应
    • 不同的语言中从1数到10需要用的时间不同:对于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其数字记忆的广度与他们用各自语言的发音读出数字的速度紧密相关【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听英语的数字比较难,可能就是读出英语数字的速度比汉语慢的多,而人的语音回路的时间容量有限,无法在短时间内记住英语的数字】
  4. 视空画板提供的是暂时存储和处理图像的媒介,就短时记忆的容量而言,并行的视觉、空间记忆任务会相互干扰,由这一现象可以推断出视空画板的存在【这里的并行视觉,空间记忆任务意思大概是同时进行看不同东西的操作,类似于周伯通的左右手互博】

  5. 中央执行系统是协调工作记忆所需要的注意力和运转策略

    研究方法:巴德利和他的同事们就采用了这样的双项任务法:受试者所做的第一项任务旨在让他们的中央执行系统保持在忙碌状态,而研究者则对第二项任务的执行情况进行衡量,从而判断中央执行系统是否也参与了第二项任务。如果第二项任务的完成情况由于与第一项任务同时进行而变差了,则可以推断出中央执行系统也参与了第二项任务。为了让受试者的中央执行系统保持在忙碌状态,研究者设计出多种任务,“生成随机字母序列”便是其中一种。受试者被要求编写出许多字母序列,但需要避免实际生活中具有意义的字母序列,例如“C—A—T”、“A—B—C”或者“S—U—V”。受试者在编写字母序列的同时不断留意着字母的选择,这使得中央执行系统保持忙碌状态

  6. 情景缓冲区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的信息通常需要与当前的需求相结合,而这些需求是由工作记忆来实现的。

    巴德利举了一个例子:我们有能力想象一头大象玩冰球的样子。他提出,我们有能力超越长时记忆所提供给我们的关于大象和冰球的信息,进一步去想象这头大象是粉色的,想象大象握住球棒的样子,甚至想象它可能在球场上打什么位置。因此,情景缓冲区能让我们超越长时记忆中所存储的现有信息用新的方式将信息组合起来,从而用这些信息去创造新鲜的情境,并基于这些新情境采取未来的行动


语义、情景和程序记忆

  1. 情景记忆可被定义为你对自己经历过的事件的记忆如“你上周末做了什么”,语义记忆是对事实和概念的记忆如“法国的首都是哪个城市”。【你是在某一具体情景下第一次得知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然后渐渐地,你又反复接触过几次这个信息,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一信息转化成了一条语义信息。】,程序记忆如记住骑自行车需要执行的一系列必要的身体操作步骤

  2. 外显记忆指的是在回忆的时刻能够清楚意识到自己所回想的信息、经历或情形是什么。外显记忆与情景记忆有许多可类比之处。内隐记忆是指先前的经历对后来的行为、感受或想法造成了影响,但我们并未有意识地回想起先前那些经历。比如,一天早晨你在上班路上经过了一家中餐厅,到了那一天的晚些时候你可能会想出去吃顿中餐,却没有意识到这一意向是受到了早晨经历的影响。

  3. 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在功能结构方面的根本不同便在于是否牵涉到对先前事件的有意识回想

  4. 再认有意识地回想起学习过的信息,无意识回忆这是对知觉辨认任务的测试,例如辨认出先前曾迅速闪现的词语

  5. 商业广告可能主要是通过影响内隐记忆来实现目的的。实验显示,相对于从未看到过的广告,人们会觉得之前看过的广告更吸引人,这种现象被称为“曝光效应”。

  6. 概念驱动的记忆任务需要人们思考意义和概念,如果你仔细看过一组词语之后被要求记住它们,你会明确地回想这些词语本身。材料驱动的记忆任务要求人们专注于记忆材料本身。如果你的任务是要补全残词(例如e_e_h_n_),并且不能查看先前看过的词语,那么,先前的学习过程的影响可能更多地是内隐而非外显的。你填写单词的时候主要依靠的是字母的视觉排列,而较少(甚至完全没有)使用词语的意义,这便是由材料驱动的任务。

  7. 记得被定义为受试者拥有这样的现象体验:他们的确在先前的记忆测试中看到过那些特定单词。相反,某人也许只是知道某个词语在先前的词语表中,却没有具体回想起那个词。

    研究表明,语义处理(这一过程更强调词语的意思)会比语音处理(这一过程的重点在于词语的发音)引起更多的“记得”反应。但是,就“知道”反应而言,语义处理和语音处理所得到的结果并没有多少差别。

  8. 记忆处理的层次:“表面”层次仅仅处理记忆材料的物理特性,“较深”的层次涉及记忆材料的语音特性,而再深一些的层次则涉及对材料的意义进行语义编码。就测试中的记忆表现而言,“深层次”的信息编码处理要优于“表面层次”的处理。更深入的语义处理则涉及基于词义的进一步发挥,体现了更深层次的加工,也通常会带来更深刻的记忆(例如,对于狗,我们可能会想到不同种类的狗、它们的起源地、它们最初承担什么功能、特定品种的狗的特征等等)。


第三章:出其不意,使出绝招

  1. 编码特定性原则:我们能提取到什么内容,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最初被编码和分类时的语境,以及提取环境在多大程度上与这一语境相吻合

    我们中有许多人都曾在不寻常的环境下遇到朋友或熟人,却一下子没能认出他们,从而感到有些尴尬。如果我们习惯于看到工作场所或学校里的熟人穿着特定的衣服,那么当我们看见他们在婚礼上或者在高级餐厅里穿着很不一样的服装时,就有可能一下子认不出他们。

  2. 回忆(recall)信息指的是脑海中回想起该信息。通常会有一些提示线索触发或促成回忆,线索非常笼统,并没有提供很多信息,基于这类不明确的提示而进行的回忆一般称为自由回忆,提供了更多信息,试图获得某些具体资料。当提示的指向性更强时,相应的回忆过程便被称为线索回忆线索回忆对于受试者而言要比自由回忆更容易

  3. 再认(recognition):当信息再次呈现于眼前,我们能够辨认出过去事件或信息的能力被称为再认。再认是不同的提取类型中最简单的一种,因为需要提取的记忆材料实际上已经部分地呈现出来,你作为回应者只需要做出判断即可。线索回忆通常比自由回忆更容易一些,而再认一般比自由回忆和线索回忆都要更容易

    • 迫选再认指的是在你面前呈现两个选项,比如两样东西,其中只有一样你之前见到过,然后别人要求你说出其中哪一件是你曾经见过的。这是一个被迫的选择,你必须从两者中选一个
    • 是/否再认比如,我给你看一些物品,每次呈现一个,并问你:“你之前见过这个吗?”在这种情形下,针对每个物品,你只需要简单地回答“是”或“否”。

    有助于实现再认的两个独立过程

    1. 情境提取:情境提取取决于对时间和地点的“外显回忆”。例如,你认出了一个人,你曾在上周五下班回家乘坐的公交车上见到过此人。在这一类的再认经验中,你需要记起先前经历的时间和地点。

    2. 熟悉:你可能会觉得某人有些面熟,你知道你们曾经见过,但不太想得起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见过:你对此人感到了熟悉(familiarity)

      广告获得成功的基本原理之一就在于,它让某些产品在大众眼中变得更为熟悉,而人们对于熟悉事物的喜好要甚于不熟悉的事物


我们许多人还经历过一种奇怪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源于一种错位的熟悉感:我们觉得某个情境“似曾相识”。人们感觉某个情境是自己之前经历过的,却不能确切地想起之前的事情,也无法找到任何证据能证明这件事确实发生过。在“似曾相识”这一情形中,熟悉化机制可能是错误地运行了起来,于是新的事物或场景也触发了某种熟悉感。此外,一些研究者提出,催眠也可以引发似曾相识的感觉。那么,引发似曾相识感的大脑机制可能与我们完全清醒时的运行机制有所不同。

★读到这一段,心中一凛,对这种感觉我很早之前就有很深的体验。原来是大脑机制的一种错位。

语境对回忆与再认的影响

  1. 回忆比较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但再认通常不那么容易受影响

    在两个著名的实验中,戈登和巴德利要求潜水员在岸边或水下记住一些信息。随后,潜水员分别在相同环境下和不同环境下接受了测试。结果表明,就潜水员的回忆而言,信息编码和记忆测试的环境是否相同会对结果造成很大影响。如果潜水员们记住信息和接受测试时都在水下或者都在陆地上,他们就能记住更多的信息。但如果他们记住信息时的环境和接受测试时的环境不同—前者在水下,后者在陆地上,或者前者在陆地上,后者在水下—潜水员的记忆表现则显著下降。

    这种规律仅仅对回忆而言比较明显,对再认而言并不明显。由此可以看出,在测试记忆的时候提供与当初学习时相似的语境,这对有效的回忆十分有帮助,但对再认的影响不大。

  2. 回忆的表现也受到个体身心状态的影响,酒精、药剂和毒品能影响人的心理状态,所以它们也会影响人的记忆表现。记忆对状态的依赖似乎在很多不同的情形下都会发生,但研究者通过系统的实验一致发现,只在以自由回忆的方式测试记忆时,才会体现出记忆对状态的依赖。如果实验测试的是线索回忆或再认,状态和情境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并不稳定一致。

  3. 如果我们之前曾接触过某信息,当我们再次接触这一相同信息,即便没有任何明显的记忆迹象,我们的表现也会因为先前有过接触而有所不同。这种无意识的记忆效应可能会产生一些问题,许多行为干预手段的背后恐怕就有这种对记忆的无意识影响,比如政治宣传。

  4. 我们可以将记忆的不同表现方式视作一个连续统一体:自由回忆……线索回忆……再认……熟悉感……对行为的无意识影响。这一思路暗示出,记忆的这些不同表现形式之间的差别,是由于记忆的强度不同,或者说,信息可用性的不同。

    这一思路也有其潜在的问题。例如,能回忆出信息并不意味着一定能正确地再认信息。而且,有些因素会对再认和回忆的表现产生相反的影响,例如词频因素。像“桌子”这样的高频词,会比“锚”这样的低频词更容易被回忆出来,但是低频词却更容易被再认。此外,刻意获取的信息通常比偶然获得的信息更容易被回忆起来,但是无意间获得的信息有时却更容易被再认。此中关键在于,当记忆编码过程受到直接影响,特定记忆参数下得到的记忆结果就会变得不同,有时甚至是出人意料的。

  5. 编码特定性的两个重要方面

    1.原始信息中,只有那些在学习过程中被特别强调过的部分能确保被编码

    2.要想成功地回忆出信息,测试中所给的提示需要同被编码的信息的某些特点相吻合。换言之,回忆效果取决于编码和线索之间的匹配程度

  6. 想要达到最佳的回忆效果,测试涉及的信息处理类型需要与获取信息时的处理类型适当地匹配起来。

第四章:记忆的偏差

  1. 关于遗忘存在的两种传统观点

    1. 记忆只是褪色或者消散了,就像物理环境中,物体经过一段时间后褪色、磨损、失去光泽一样。这种观点将遗忘和记忆视作相对被动的过程
    2. 记忆痕迹变得混乱、模糊或彼此重叠,才发生了遗忘。换言之,遗忘的发生是干扰造成的后果。

    较为统一的观点:这两种过程都会发生,但通常很难将两者区分开来,因为时间的作用(即记忆的褪色和消散)与其他信息的干扰通常是同时存在的。不过,有证据表明,干扰可能是导致遗忘的更为关键的机制

  2. 回忆高峰出现在人们生命的后半途,当他们回想过往经历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对人生不同阶段的记忆并不平均,人们记得最多的是发生在青春期和成年早期之间的事情。回忆高峰的出现是由于人生早期发生的许多事件尤其重要:其中许多事件往往伴随着大量的情感

  3. 在信息获取阶段根据意义对信息加以组织,有时也能提升记忆测试的成绩。但信息获取时的某些组织方式也可能令后续的记忆结果发生扭曲。

  4. 基模(schemata);指的是对过往经验加以组织后所得到的意义结构。这些基模帮助我们理解熟悉的情形,引导我们的预期,并为新信息的处理提供了一个框架

  5. 记忆容量与现有知识(恐怕还有兴趣和动机)在相互作用,从而决定了哪些信息能被有效地记住。

  6. 人们对于生活中常见的活动(看病、听讲座、去餐厅就餐等等)有自己的预期,而这些预期提供的基模能促进或误导我们的记忆。人们倾向于记住与他们脑海中的基模相符的信息,并过滤掉那些不一致的信息。

  7. 现实监控指的是区分出哪些记忆是有关真实事件的,哪些又是来自梦境或其他的想象来源

    外部记忆具有以下属性:1)具有更强的感官性质;2)更为具体、复杂;3)发生在某种具体可信的时间、地点情境下。

    内部生成的记忆则更多地包含推理及想象过程的痕迹,这些痕迹都是在生成内部记忆的过程中留下的。

  8. 目击者证词

    ● 尽管高度激动的情绪可能促进记忆(正如我们之前所看到的),但当某人处于极度的压力之下,他们的注意力可能是相当有限的(例如,只注意了危险的武器),而他们的感知也往往出现偏差。

    ● 与上一点相关的是,身处暴力事件中的人们通常记忆能力会变差,因为这时候自我保护才是重点(例如,人们会调用一定的认知资源去寻找逃离的路线,或者寻找用于自卫的工具,而不会重点记住罪犯的外表和身份)。

    ● 同样地,犯罪现场的武器会分散目击者对于罪犯的注意力。

    ● 虽然与回忆信息相比,我们更擅长辨认面孔,但衣着往往是造成记忆偏差的重要原因。碰巧与罪犯穿着类似衣服的人可能会被错误地指认。

    对于与自己种族或民族不同的人,人们往往不擅长辨认他们的相貌。即便我们与其他种族的人群有相当多的接触,事实仍然如此(不过,这种现象似乎与种族歧视的程度并不相关)。

    另一个会造成记忆扭曲的强大因素是诱导性问题。“你有没有看见这个男人强暴了那个女人?”这个问题就属于诱导性问题。比起“你有没有看见一个男人强暴了那个女人?”,前一个问题更有可能让证人指认相关罪行。因此,假设你在某交通枢纽处目睹了一场事故,之后警察问你,车是停在树的前面还是后面。被问及这样的问题,你便很有可能将树“添加”到记忆场景中去,即使现场根本就没有树。一旦树被添加进去,它就会成为记忆的一部分,我们很难再区分真实的记忆和之后经过增添的记忆。

  9. 上面提出的一个概念我觉得很感兴趣,就是“诱导性问题”,我之前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不知道别人是如何操控的。然后在维基上看到关于这个问题的简介,以后找时间重点关注下

  1. 变化盲视是指视觉场景中的某些变化并无被观察者注意到的心理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包括场景中的障碍物,眼球运动、地点的变化,或者是缺乏注意力等。

    这里有TED的演示视频,我觉得挺有意思《变化盲视》

  2. 误导信息效应:在进行干预、误导性质疑或提供错误信息后,受试者的记忆会发生扭曲。即便误导信息间接地出现,这样的问题仍然会出现。

    洛夫特斯及其同事向受试者展示了一组关于道路交通事故的幻灯片。之后,研究者向受试者询问那个事件。研究者对其中一半的受试者提问时,对其中一个问题进行了修改:将其中的“避让”交通标识换成了“停止”标识。接受了误导信息的受试者在之后的记忆测试中,更有可能确认错误的信息。这些受试者倾向于选择在误导问题中提及的路标,而不是他们自己亲眼所见的路标。

  3. 记忆不应被视作一个被动的过程。记忆是一个“自上而下”的系统,受到我们的心理定势(mental set)的影响,被种种偏见刻板印象信仰态度思想所左右;记忆同时还是一个“自下而上”的系统,受到感官输入的影响。换言之,记忆并非仅仅由源于我们物理环境的感官信息所驱动,人们被动地接收这些信息并将其存放在记忆库里;相反,根据我们过往知识和偏见的影响,我们为接收到的信息强行赋予了意义,从而改写了我们的记忆,使其更符合我们对世界的看法。

  4. 虚假记忆

    可以通过激发“记住”某个语义上和先前呈现的词语相关的词语,而该单词却在之前没有出现过

    人们可能会记得曾经看到过单词“夜晚”,当他们之前看到了一系列和“夜晚”语义相关的词语,例如“黑暗”“月亮”“黑色”“静止”“白天”……

    通过使用暗示或者误导的信息,可以创造出关于“一些事件”的回忆,从而让人们强烈地认为这些事件曾经在过去发生过,但事实上这些记忆是虚假的

    洛夫特斯和帕尔默要求一些学生观看一系列影片,每则影片显示一起交通事故。之后这些学生需要回答关于这些事故的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当两辆车互相____时,车开得有多快?”每组学生看到的问题中,空格处的词语都不同,可能是以下词语中的任何一个:“猛撞”“撞击”“撞上”“碰撞”或者“擦碰”。研究者发现,学生对于车速的估计会受到问题中所选动词的影响。洛夫特斯和帕尔默得出结论,学生们对于事故的记忆被问题中暗示的信息改写了。

    洛夫特斯和帕尔默继续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他们要求学生们看一段关于多起交通事故的影片。学生们又再次被问及车速,其中一组学生的问题中使用“撞碎”(暗示更快的速度),另一组问题中使用“碰撞”。第三组学生并没有被问及这个问题。一周以后,学生们被要求回答更多的问题,其中一个是:“你在事故现场有没有看到破碎的玻璃?”洛夫特斯和帕尔默发现,问题中的动词不仅影响了学生对车速的判断,还影响了一周后他们对关于玻璃的问题的回答。那些估计出更高车速的学生更有可能记得在事故现场看见过破碎的玻璃,尽管影片中其实根本没有破碎的玻璃。那些之前没有被问及车速问题的学生们中,当一周后被问及玻璃,极少有人回答看到过破碎的玻璃。

结论:后续引入的误导信息可以改写对事件的记忆


第五章:记忆障碍

  1. 大脑皮层可以被看作“图书馆”,由海马体“印刷”出的重要的长时记忆(“书”)都永久存放在大脑皮层。(红色位置,双侧海马体)

  1. 顺行性遗忘是指对信息记忆的遗忘发生在导致记忆丧失的脑部损伤之后(记不住之后的事),而逆行性遗忘是指信息遗忘发生在损伤之前(记不住之前的事)

  2. 陈述性记忆是指对事实、事件和论点的记忆,人们可以回想起并有意识地表达出这种记忆。它与外显记忆之间存在很大的重合

  3. 斯奎尔模型(将长时记忆分为陈述性(或外显)记忆和程序(或内隐)记忆。遗忘综合征患者只有陈述性记忆受到了损伤)

  1. 失忆
    • 失忆症患者不能在较长时间跨度内学习新的信息,但通常能够背诵出他们工作记忆范围内的信息;
    • 失忆症患者可能较好地留存童年的记忆,但通常几乎无法获得新的记忆,例如刚刚见到的人的名字;
    • 失忆症患者可能懂得如何看时间,却无法记住现在是几月份、哪一天或星期几,他们也无法记住新家的布局;
    • 失忆症患者或许能学会打字这样的新技能,但即便他们在行为上已经做到了这一点,下一次他们坐下来打字时仍然会否认自己曾经使用过键盘!
  2. 心因性失忆症的患者通常存在着记忆功能障碍,却不存在大脑的神经损伤。多重人格障碍患者会出现多种不同的人格,分别掌控其过往生活的不同方面

    20世纪70年代末臭名昭著的洛杉矶“山腰绞杀手”肯尼斯·比安基,曾被指控强奸并谋杀了多名女性。但在面对指认他的强有力的证据时,他仍然坚持否认自己的罪行,声称自己对这些罪行一无所知。然而在催眠状态下,另一个称为“史蒂夫”的人格出现了。“史蒂夫”和“肯尼斯”截然不同,他声称这些谋杀是他干的。当肯尼斯·比安基从催眠状态中被唤醒,他对史蒂夫和催眠师之间的对话毫无记忆。如果同一个个体内能存在两个或更多的人格,这显然会制造严重的司法问题,究竟哪个人应该被定罪呢!然而在这个案子中法庭判定比安基有罪,因为法庭拒绝接受他的确拥有两种不同人格的结论。

第六章:七幕人生

  1. 记忆的发展可以定义为逐步发展出更为复杂的记忆编码和提取策略的过程(在记忆发展过程中,记忆的存储能力基本保持稳定)。当语义知识和语言能力更为丰满时,这一过程就变得更显著。各种认知能力的提升对于记忆容量存在着正面影响。
  2. 幼儿和成年人记忆过程的基本机制是一致的:信息会被逐渐遗忘,经由提示可以恢复,与之前信息重合的新信息会对记忆进行修改。但是,当儿童逐渐成长,他们就能在更长的时间间隔以后、通过各种不同类型的提取线索来更快地提取信息。
  3. 关于内隐记忆(或者说无意识记忆)的研究表明,幼儿三岁的时候,内隐记忆就已发展完全了,比如他们已经可以进行感知学习、具有语言启动效应。值得注意的是,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这部分记忆并没有表现出跳跃式的增长,这可能是因为承担这部分记忆功能的大脑区域从进化上来说是较早被固定下来的。事实上,内隐记忆在幼儿期之后就几乎不再发展了
  4. 最近一些研究结果显示,运动和健康饮食(尤其是饱和脂肪酸含量少、抗氧化物含量多的饮食)不仅有利于机体健康,也有助于老年人保持大脑的正常运作。脑力训练(例如填字谜、下象棋,或者学习些新知识,比如关于信息技术的知识)也有助于维持神经功能和心理功能。研究显示,在人的一生中,大脑都保持着一定程度的生长和修复能力,这种能力可以通过脑力活动和训练而激发。
  5. 海马体是大脑中重点参与记忆整合的部分,它对于情景记忆的整合尤其重要,而海马体对脑力训练尤其敏感,在脑力刺激和锻炼之后更易于出现神经元再生和连接性增强的现象

第七章:增强记忆力

  1. 目前没有可靠的方法可以系统地改善支撑记忆功能的神经系统。不过,对神经系统造成损伤倒是相对容易的事,脑部受伤、酒精,以及其他种种生理伤害或药物滥用,都足以做到这一点

  2. 艾宾浩斯得出结论,学习时间与记住的信息数量成正比。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你花两倍的时间,就可以记住两倍的信息。这就是所谓的总时间假说(这也是废话,地球人都知道)

    • 分散练习效应告诉我们,将学习时间分散在一段时间内比较好,而不要在某一时间内集中突击,其中的主要原则就是“少吃多餐”。所以考试前的临时突击不能取代平时扎实、持久的复习。
    • 无错误学习也是一种灵活的学习策略,即在学习新信息后,间隔一段时间进行测试,当这个信息被有效习得,便可以逐渐延长间隔时间。这里的主要目的是,在信息能被有效习得的前提下,给予每个学习目标尽量长的时间间隔。作为一种学习技巧,无错误学习是很有效的。无错误学习的另一个附带好处在于能保持学习者的积极性,因为记忆发生错误的概率保持在较低水平。
    • 集中注意力是有效的学习途径
    • 使用声音和视觉对信息进行编码(例如为语言内容创造出视觉形象),或者创造“思维导图”,是很有效的学习技巧。(托尼·布赞已经创作了数本关于“思维导图”的书籍和其他作品)
    • 我们处理信息的方式也非常重要。对于需要记忆的信息,人们会自然而然地寻求其中包含的意义。如果信息本身缺乏意义,人们就会给资料赋予一定的意义根据这一现象,一个通用原则是在可用的时间内,尽可能地把新的资料与你自己、你所处的环境详细而具体地联系在一起。要尽量去理解所学的信息,而不是被动地学习信息,这样做通常会改善记忆。
    • 注意力、兴趣、动机、精通程度和记忆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相强化关系。你在某一领域的知识越多,你就会对该领域更感兴趣,于是你具有的知识和兴趣就会互相促进,帮助你更好地记忆与该领域相关的资料。例如,有记忆研究者发现,当他越来越容易获得和保留这一领域的新成果时,他也就变得越发专业!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其他行业。例如,销售经理基于自己几十年来掌握的产品知识,能够更快吸收关于新产品的知识。
  3. 相对于维持性复述(就是类似小和尚念经式的),精细复述可以更好的提高长时记忆(这也是费曼学习法的一种方法,将你学到的知识试着教给别人)。

  4. 无论我们采用哪种复述方法,都可以通过有一定时间间隔的提取练习来帮助记忆,也就是说,在一定时间间隔后尝试提取信息。这一方法也常称为扩展型复述或间隔型提取

  5. 艾宾浩斯在研究中也观察到了间隔学习的益处,他发现,如果将无意义音节学习过程扩展到三天,回忆这些无意义音节组所花费的时间大约能减半。事实上,将资料分为两个有间隔的环节分别进行学习,相对于两个集中的无间隔学习环节,记忆效果会翻倍

  6. 轨迹记忆法

    这个技巧需要记住一系列熟悉而不雷同的地点或位置—学生可以利用学校或大学周边的建筑来记忆。第一个需要记忆的项目被设想为第一个位置(即形成一个内心图像),第二个项目被设想为第二个位置,以此类推。后续的信息回忆就是在脑海中重新回想这些地点,并重新经历之前所创造的内心图像。研究表明,这一技巧非常有效,但是它的使用存在局限:往往没有合适的地点和材料供人们创建内心图像。

    【这是我第一次听说这种记忆方法,没有做过实验,但是从文中所描述应该是将所要记忆的东西与图像联系在一起,是不是一种空间回忆法,我准备在之后的学习中试着尝试这种方法】

  7. 关键词记忆法

    轨迹记忆法继续发展为一种更为灵活的、通过谐音来构建的关键词记忆体系。比如:“1是姨,2是儿,3是生,4是丝,5是我,6是路,7是妻,8是拜,9是酒,10是石。”假设你需要记住一张购物清单,其中第一项是“生日卡”,那么你可以使用关键词记忆法将它与“1”和“姨”相关的图像联系起来。你或许可以想象你姨妈收到一张生日卡的样子。如果清单上第二项是“橘子汁”,你可以想象邻居的儿子将橘子汁倒进鞋子里。通常,你脑中想象的情景越是奇特,这种记忆术就越有效。【这是不是有点荒诞啊,真的是这样吗?我感觉有点怀疑】

    关键词提供了易于检索的记忆提示,而图像的使用能为记忆提示与记忆内容建立起牢固的视觉空间联系。

  8. 言语记忆法【这个方法类似于我们学化学时候背诵“铜汞银铂金”说成“总共一百斤”,但那时我还是觉得这种编打油诗的方法还是蹩脚】

  9. 元记忆是指我们对自身记忆的理解,一些其他研究也表明,在某些学习情境下,当人们对学习的时间进行规划分配,会更倾向于把重点放在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领域,而忽视那些更需要努力的方面。这说明,如果希望更有效地学习,我们需要能自律,需要系统地把时间规划、分配给需要消化吸收的学习内容。(我似乎就是这样,我反思我以前学习的过程,总是周而复始,可能不是因为我不能坚持,而是在最开始那些部分我很熟悉,能获得成就感,一旦深入后,需要努力的时候,这就超过了我的舒适区,我就感到害怕,加上不断追问还要多久才能结束,最后自己吓自己,让自己放弃了)


建议

  • 选择一个没有太多干扰的工作环境,这样你可以专注于目标信息而非周遭的纷纷扰扰。熟悉的音乐比新曲子更有帮助,因为陌生的音乐更可能会导致分心。此外,要尽量主动地对信息进行编码,例如在阅读教科书时,可以想象一下你在对作者追问其中的内容。还要试着将新信息与已有的知识联系在一起。
  • 要思考你所学习的领域内各种概念、事实和原理之间的内部关联
  • 要广泛思考你所学的内容,试着将它们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比如它们是否能帮助解决你个人遇到过的问题。
  • 要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学习。人们常说,学习一门学科的最好途径就是去教这门课
  • 信息整理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通过整理学过的知识,你在回忆其中部分信息时,可以唤醒对整体知识的记忆;同时,因为在新的知识和已有的知识之间建立了联系,新的材料也变得更容易理解。
  • 好好利用生活中的碎片时间
  • 请考虑使用视觉图像或看记忆术来增强你的记忆。

牛津通识读本购买链接

牛津通识读本《记忆》》有3个想法

  1. 鹤立群

    1,“目前没有可靠的方法可以系统地改善支撑记忆功能的神经系统。”,宣告了我想找的此文给不了;
    2,小伙子文章不仅写的长,排版还整得挺溜。

    回复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