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过去一片朦胧

王小波在《万寿寺》的开头引用了莫迪阿诺的《暗店街》,开头第一句就是:我的过去一片朦胧。我想他们应该是:近视了。

从高中一年级开始间歇性戴眼镜,到07年后长期戴眼睛,将近二十年的戴眼镜历史,从玻璃、树脂、防蓝光到塑料、金丝、钛合金,三年两幅的换镜频率加上一些意外夭折的眼镜,十几副眼镜是有了,好在随着年龄增加,近视度数趋于稳定,400-500度的样子,散光也趋于稳定,100-150的样子。

有一些东西如影随形,你渐渐习惯了它的存在,可是又会在某一刹那,你厌倦了。或许是下雨天挥之不去的雨滴,或许是关灯吃面时的雾气,又或许在冬天的某个早晨你戴上口罩然后不断调整口罩的鼻托,最后,你选择逃离。

其实早在2010年我就知道了飞秒的存在,当时公司的前台刚做完手术,不时要滴上几滴玻璃酸钠,后来又遇到一位同事,刚做完手术,因为工作性质选择换岗,得到的信息都是挺好的,没什么异常,可是依然不太放心,相较于身体其它器官的残疾,我最不能接受的就是:眼睛瞎了。

于是在这种纠结中,我前前后后看了不少知乎的文章,有的说是干眼症,有的说是晕光,有的后悔,有的庆幸的描述,哗的一下,眼前亮了。后来我学习了概率论,学习了“幸存者偏差”,听过万晓利的《这一切没有想象的那么糟》,我想这一辈子中五百万的机会没轮到我,咋的眼瞎就轮到我了。

于是,在这个初春的早晨,我想去看看吧,按照父亲老花的年龄,至少还有二十年不再朦胧的时光。

于是验光、测眼压、观察眼底、看角膜厚度、散瞳,一套流程下来,直接选择做手术。

其实当时有好几套手术方案,半飞秒、全飞秒、个性化定制,价格是12800,15800,16800,我向来对这些营销化的术语不太感兴趣,我秉持的消费观是:“贵就是好”,这套原则是我从一个叫许岑,前老罗和他的朋友们的英语老师身上学的,后来我因为穷,对这个原则做了修正:“在能力承受范围内,选择最贵的”,所以我没选择ICL晶体植入,因为晶体植入需要三万,消费不起。

于是请了假,开始滴左氧氟沙星,开始像个傻叉一样对着自己的食指做固视训练。

星期四的早晨,朋友开车带我去了医院。挂号,上二楼交费、术前复查、滴眼药水、了解手术流程,然后上三楼手术。

手术伊始,在等待叫号的间隙想上厕所,有朋友在,我想不能太丢份,忍住了。然后是进入手术准备间,戴上发套、换上洁净服,听边上两位姑娘交流手术的医生是谁、手术方案是啥,从哪里来,从什么时候开始想做这个手术,我没什么八卦的欲望,好在有多年冥想的经历,盯着自己鼻子,调整自己的呼吸。然后是洁面,不知道用的是碘伏还是双氧水,总之像个待宰的羔羊。

终于进入了手术间,在一张圆凳子上坐下。在我前面的哥们,横躺在手术台上,像个大体老师,头进入一个幽闭空间,然后出来,前后也就三四分钟的时间。

终于,轮到我了。一刹我有那么点恍惚,脸上附着洁净布,只露出两个眼睛,有人给我滴眼药水,可能是麻药,我不知道。然后医生给我戴上眼箍,应该是防止眨眼,这时我的正上方出现一个绿色的十字光标,医生让我盯着那光标,然后我就感觉到一把刀切过我的眼角膜,这种丝滑,像是飞鹰牌剃须刀片划过磨砂玻璃,医生说配合的非常好,然后是右眼,一样的丝滑,我知道,可能也就短短二十秒,我的眼角膜削平了,我无法准确描述那种感觉,但是意识告诉我,我此时的眼角膜应该是一马平川。

我就顶着这一马平川的眼角膜起身来到隔壁的另一台机器上,按照我的理解,这台机器是在我削平的眼角膜上种上一枚凸镜,医生在我的旁边算着该给我的这枚凸镜上加减多少度数,然后我闻到了一阵烧焦的糊味,我看到一个毛刷在我的眼睛上方划过,我想这可能是在处理种镜后的收尾,防止有什么残骸,接着是另一只眼睛,很快。我想起艾青的那首著名的:为什么我的眼睛常含泪水,因为你这是在做飞秒手术。

下了手术台后,眼睛已经清晰了,我一个怯步,然后大步流星的走出手术间。

朋友把我的外套、手机、还有那副眼镜递给我,我看着那副眼镜,我没那么形式主义的将这副眼镜扔掉,相聚离开总有时候,说不定未来的某一天还能用得上,当然我希望下一副眼镜是:老花镜。

出去医院大门的时候感觉还好,但坐上车回去的路上感觉就不一样了。像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很快我的眼睛就感觉到了外来物种的入侵,那天阳光正好,我扒拉下车上的梳妆镜,看到的自己是:手里捧着窝窝头,菜里没有一滴油,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

何以解忧,唯有睡觉。

到家后,倒头就睡,醒来后三点,去做第一次复查,视力恢复到1.0,然后开了一堆眼药水,此后一个月我将与玻璃酸钠、聚乙烯醇、双氯芬酸钠、环孢素打交道了。

当然了,也没那么神奇,哗的一下眼前亮了的感觉我没体验到,目前远视的视力是恢复了,但是看电脑手机等近处视力,还有待提高,医生说这是正常的,我能感觉到在我眼角膜的切口处有一圈光圈,也算提前体会了什么叫远视,什么叫老花,这需要时间,我的眼睛已经习惯了二十年的朦胧,一下子它还没有完全适应。在医院的宣传页上,我也看到了近视视力会在一周到一个月恢复到最佳。

虽然还略略有点担心,但是总体感觉还是非常好的,目前最无聊的事是:滴完眼药水后,盯着远处的广告牌,读它上面的文字: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生活的艺术家

  1. 生活最好是一种实践过程,而不是一种构思过程

  2. 最大的帮助来源于自助,再也没有比自助更有效的帮助了。我们要尽最大努力真诚地做事,全心全意,专心致志地对待那些无穷无尽的、不断变化的任务

  3. 大多数人为他们的形象而活着,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把自我作为起点,更多人心中空空如也,这是因为他们忙忙碌碌,把自己塑造成这样或那样的形象。他们浪费,消耗大量的精力去塑造一个想象的外表,而不是拓宽和发展自身潜能,也没有致力于自我表达和有效沟通

  4. 实现你的潜能,而不是将精力浪费在塑造无实质意义的自我形象上。塑造自我形象是不真实的,它会浪费你宝贵的精力

  5. 问题在于有些人心中只有自我,而更多人心里是茫然的,因为他们整天忙忙碌碌,花费大量的精力把自己塑造成这样或那样的人。他们的一生致力于实现一个概念,就是他们应该是什么样的人,而不是实现一个人不断增长的潜能。“存在”与“拥有”相比,我们不能拥有心灵,我们与心灵是一体的。我们就是本真的自我

  6. 许多人对未知的事物感到不自在,即任何外来的,危胁到他们一贯生活模式的东西。因此,为了确保安全感,他们喜欢按照自己有把握的固定模式行事

  7. 经历了种种人生浮沉之后,我认识到,没有他救,只有自救。自救有许多种形式:每日通过无偏见的观察去发现,全心全意尽力而为,坚持不懈的、偏执的敬业精神,最重要的是意识到对这些东西的追求是没有终点和界限的,因为生活是一种不断演进,不断更新的过程。我个人认为人的责任是:胸怀坦荡、踏踏实实、简简单单地做人

                       ——《生活的艺术家》之自我发现,李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