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归档:smartsun

老罗和老俞

我后来对我年轻时候所笃定的价值观已不再那么执着,当然也不是完全否定过去,那样强烈的与过去的自己割裂,作为我来说太痛苦,而人总是在趋利避害、避免痛苦,所以我走进了随波逐流的中年:我不再试图改变别人,我连我自己都改变不了。我所能抱有的最后一根稻草是看一看他们都做了什么,就这么看着,因为时间还很长,在我有生之年一切都会发生变化。

最早知道老罗是在王小峰的博客看他的吉林大学演讲,那时候我应该二十出头,刚刚步入社会,在快两个小时的段子里我对:说来也怪,虽然校园里没有风,但五星红旗依然飘扬在校园上空以及在所有和我换毛片的人里面你是唯一一个没有用短片冒充长片忽悠我的这种以前不知道叫啥现在大约可以被定义为脱口秀的东西很上头,如果记忆没有出现偏差的话,我甚至和一个姑娘在网吧包夜靠老罗的段子打发长夜。

后来和很多人一样,我们听老罗语录。老罗语录里的确可以让一个三观还没有定型的年轻人思考一些社会问题,比如我在我自己的国家为什么要暂住,我想长期的住行不行以及生孩子骨子里和吃饭拉屎睡觉一样是天赋人权,没有权利强行禁止别人生,听懂了吗?

我来自农村,在我家乡大部分家里的男丁都是手工艺者,每年过完元宵,基本上全都是前往北上广深讨生活,在过年时候的话事里,常常能听到逃避查暂住证的事,我甚至能想起来我堂哥绘声绘色描述起他从后墙纵身一跃,从老警眼皮子底下溜走的侥幸,小时候觉得是堂哥身手矫捷,不惧执法,但却从没想到为什么在自己的国家要暂住这种国民的悲哀。

然后是计划生育,我识字的时候校舍后面的墙上已经早早刷上计划生育,人人有责,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也觉得人多了资源吃不消这种逻辑的合理性,殊不知我自己就是计划生育的侥幸者,作为家里第二个孩子,生我的时候,家里大门被翘,家里的家具和饭桌被掳,然后是罚款,然后是黑户,在农村里我到我奶奶过世前是没有土地的,我们家五口人,但只有四个人的地。

所以人到二十多岁第一次听到这些语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会让你陷入到一些对社会问题的思考,有思考就会有取舍,有取舍就会有沉淀,有沉淀就会形成一条脑通路最后被我们称之为三观的东西。老罗在这方面的确对我影响很大,我对我自己一些很执拗的观点,往前捯,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老罗,比如不信中医等等。

我对老俞不是很熟悉,作为一个小镇非做题家我还没有走到认识他的阶段就早早进入了社会。了解到他是在去年的双减政策出台后看到的一条新闻:员工顶格赔偿,收上的学费全额加违约金退款,桌椅全捐。这条看似普通的新闻,你要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同行就能知道有多了不起。

然后我就看了些他的视频和他写的书,比如《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然后发现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之所以做出这种判断也源于我所经历过的一些人事。这些人事可能大部分也都遇到过。

我念书的时候有个朋友A,家境贫寒,相貌平平,读书的天资也不算太高,甚至连交际能力也是尔尔。然后我眼睁睁看着这个朋友一步一步取得中人以上成就,然后经历过的人事多了后,我就发现那些成事儿的人似乎都有这两点特质:耐、磨,这两个特质年轻的时候我是不屑的,那时候我欣赏佩服的都是天才型的选手,是那些不用看书、一点就透、上手就来的人,觉得这样的人才是人才,是祖师爷赏饭,天选之子。

但渐渐的我就不这么看了,一个人无论境遇顺逆,能够忍耐不坠,一个人能在乱花渐欲中能执着一处,不断精进,这或许才是普通人的那条不匿于茫茫尘世之中的道路。

老俞高考考了三次,常年在北大垫底,全班硕果仅存的唯一一个没出过国并被北大开除教职的后进生,愣是一步一步取得了在世俗意义上超过他们班大部分人的成功企业家,愣是在新东方遭遇灭顶之灾又创造出东方甄选带领新东方股价逆风翻盘,有时候我都觉得他真有点曾国藩的意思,忍耐力和抗击打能力以及逆风翻盘能力超强,远远不是老罗口中的铁公鸡。

相反我渐渐的发现老罗倒是志大才疏了点,行业冥灯的梗就不说了。要真这么牛逼的话,三十多岁时也不至于给老俞写万字求职信,不管他自己是怎么解释“知遇之恩”这个词,但老俞能给一个高中肄业生个机会,格局自是不会低。另外作为忠实的前锤子手机用户,在锤子手机倒闭了之后,我还没看到老罗爬起来,可是老俞在新东方后已经走出来了,当然时间还很长,我们拭目以待。

另外似乎还有一条试金石随着时间推移渐渐被我所相信:一个人怎么说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怎么做。

我们还是一起把这个世界变得美好一点点去努力做事吧!

时间的公益

很早之前知道土木坛子这个独立博客是在勺子的博客,后来勺子断更了,刚刚搜索了下,发现似乎连域名都不复存在了。作为难得能长期更新而且言之有物不为流量而写的独立博客再加上名字特别好记,所有时不常的我都会主动输入 https://tumutanzi.com 的域名直接访问。

我对土木坛子的了解仅仅局限于知道他是研究水泥的,是个博士,留过学,回国后应该是到过国内某地产商工作,人在深圳,后来又做了老师。知道他从小山村出来一步一步从国内到国外,又从国外回到国内,字里行间是个老派的博客人,我对老派的定义是:仅仅是想写,有分享欲望,但又不为什么而写。

我还记得当时似乎在某篇文章问他当时是如何学英语的,啃了多少年做到英语阅读无障碍的,我记得他的回复是读它,听它,说它,没有什么比亲自参与有效了,然后又补充了下说:当然,刚开始肯定很痛苦。

我一般看别人博客很少留言,这和我生活中的性格很像,仅仅做个旁观者就可以了。然后很早之前我在土木坛子的博客上看到一个公益:是博主做的一个对自己家乡也是他小时候待过的小学的公益捐款项目。

我当时觉得很有意思,看到买书,买积木,甚至还请自己表叔做课桌椅,他接受来自五湖四海朋友的捐款,微信支付宝各种外汇甚至还有比特币,他用他博客的AdSense广告收入以及偶尔一两个小企业的赞助,账目公开透明,用个excel表格托管在微软的onedrive上。详情见:公益 – 土木坛子 (tumutanzi.com)

但是一开始我只是看看热闹,并没有参与。然后今天我访问他的博客,看到这个公益项目居然还在,再仔细看他这个公益的网页,从第六期到第七期中间间隔了七年,我不知道这七年间发生了什么,但从2012年到2016每年一期,到最新一期间隔七年,我甚至一度以为他的小学也像很多个小学、初中、高中一样,源于人口减少,源于城镇化,消失在茫茫中国人口的迁徙之中,但是没有。所以我很开心,我也想参加一下。

我最早学到“日拱一卒,功不唐捐”这句话也是从他博客上看到的,所以我就想把这件事当作我个人的一个长期行为,设置一个小小的捐赠金额,每月执行一次,为他的善行添一点小柴禾。